《六因条》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崇明陆延珍子贤氏着 绍兴表诗新昀初重校 六因条卷上 春温辩论 春温条三十条 论伤暑中暑中热误 伤暑条二十六条 中暑条十一条 中热条八条 六因条卷中 伏暑辨论 伏暑条二十八条 秋燥辨论 秋燥条十一条 冬温温毒条论 冬温条...

http://zhongyibaodian.com/liuyintiaobian/index.html

伏暑条二十八条_《六因条》_中医医论书籍_【岐黄之术】

...第二伏暑微恶寒发热,呕恶泄泻,腕闷舌白,此伏邪内动。宜用藿香正气散,疏滞利湿也。此发明伏邪之异于新邪。既无头痛身疼,则表邪甚微;而恶寒发热,腕闷吐泻,为伏邪发动,并无新邪勾引也明矣。非藉藿苏叶白芷曲以祛秽疏泄,则恐邪...

http://qihuangzhishu.com/788/11.htm

手心手背_《内外伤》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内伤及劳役饮食不节病,手心热,手背不热;外伤风寒,则手背热,手心不热。此至甚皎然。...

http://zhongyibaodian.com/neiwaishangbian5702/297-3-5.html

菽粟的解释_不菽粟的意思和出处_成语词典

...分不清哪是豆子,哪是小米。形容愚笨无知。后形容缺乏实际生产知识。 清·龚自珍《农宗》:“婢妾之养不备,则不世;祠祭弗如式,不世;不菽粟,亦不世。”...

http://hanwen360.com/cy/310965.html

奸论题解_【古诗文大全】

...《奸论》作者认为,事情皆有一定的规律,只要能够仔细观察并把握规律,就能见微知著,因此人们可以通过观察行为而在祸乱发生之前就发现作乱的奸臣。历来有人认为这篇文章的本意暗中批判王安石,也有人认为此文并非苏洵所作,未有定论。 《奸论》着重...

http://wenxue360.com/gushiwen-shangxi/5856.html

寒热_《内外伤》_中医内科书籍_【岐黄之术】

...而已。其恶寒也,虽重衣下幕,逼近烈火,终不能御其寒,一时一日,增加愈甚,必待传入里作下证乃罢。其寒热齐作,无有间断也。其内伤饮食不节,或劳役所伤,亦有头痛项痛腰痛,与太阳表证微有相似,余皆不同,论中之矣。内伤不足之病,表上无阳,不能禁...

http://qihuangzhishu.com/297/6.htm

我的临证四观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 杨悦娅 上海市中医文献馆 辨证为中医诊断疾病论治处方之核心,这其中,“”字又为关键之所在,若要领悟“”字的真正内涵或是临床熟练运用“”法来提高疗效,需不断在临床实践中加以体会和总结,并在传统辨证论治的基础上有所创新,方能有所...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0585.html

风温条五条_《六因条》_中医医论书籍_【岐黄之术】

...风温条第一风温初起,面赤口燥,身热神迷,鼻轩多寐,不语不食,此风热上蒙。宜用葳蕤知母麦冬桑叶薄荷沙参杏仁鲜菖蒲广郁金青竹叶等咪,疏风清热也。风与温合,化为壮火,壮火食气,必伤肺金。故初起面赤拂郁,鼻息如鼾,热犯少阴,则...

http://qihuangzhishu.com/788/23.htm

奸论鉴赏_【古诗文大全】

...把《奸论》全文连贯起来,在写作目的上,作者确有所指,而所指的具体人物,作者又未点明。我们也没有必要进行烦琐考证。仅就立意谋篇上来说,本文确属古文中的名篇。 作者提出的“见微知著”的观点是有一定道理的。不要轻视小事情,大事情都是由小事情...

http://wenxue360.com/gushiwen-shangxi/5857.html

咳嗽治要略_【中医宝典】

...促少气,多为虚寒咳嗽。 痰:痰色白,属风寒或湿;痰色黄,属热;痰质清稀,属寒或湿;痰质黏稠,属热或燥;痰清稀多沫,属湿或脾肾虚;痰中带血,属燥或热或阴虚;咯吐血痰,多为肺热或阴虚;痰血相兼,为痰热瘀结成之候;咳而少痰者多属燥热阴虚;有...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7165.html

共找到589,701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3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