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经络考》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属手少阴心经(《内经》曰∶心气通于,心和则知五味矣),又属足太阴脾经(张鸡峰曰∶脾四肢,其脉连本而络于唇),又属足少阴肾经(《灵枢》曰;足少阴正直者,系本。《玄珠》曰∶之下窍,廉泉穴也,肾之津液所潮),又属足厥阴肝经(《灵枢...

http://zhongyibaodian.com/jingluokao5716/304-4-9.html

中医心理之心神感知_心理保健_【中医宝典】

...心神感知是在“心神明”的基础上,阐述心神主导人对客观世界感知活动的过程。 “所以任物者谓之心”,正因为神舍于心,心神是人的感知活动的中枢,所以“脏象之心”才成为反映所感知客观事物的处所。目、耳、鼻、、身五种感官所反映的视、听、嗅、...

http://zhongyibaodian.com/xinlibaojian/a1212.html

余言_《邹孟城三十年临证经验集》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裂纹舌为临证常见象,慢性病中多见之。一般以阴亏津枯,然亦不可一概而论。《辨指南》列甚详,如谓“淡白有发纹满布者,乃脾虚湿侵也。”津枯之于湿盛,一燥一湿,大相径庭。裂纹舌除病理性外,尚有生理性者。余昔年治一卜姓职员,时方青年,罹患...

http://zhongyibaodian.com/zoumengchengsanshinianlinzhengjingyanji/1044-7-10.html

三部脉所杂病法诀_《疡医大全》_中医医书籍_【岐黄之术】

...,大便泄泻。数而有力主热,无力主疮。小便不通,大便闭塞,或作肾痈,烦渴不止。(五脏见浮脉,风虚之病)心脉浮 心虚,触事易惊,神不守舍,强不语,语言错乱。肝脉浮 中风瘫痪,筋脉挛搐,面肿牙疼,肠风下血。脾脉浮 脾虚作膨,饮食不进,...

http://qihuangzhishu.com/344/63.htm

西施_【中药材大全】中药大全

...目录 《中药大辞典》西施 《中华本草》西施 《本草从新》西施 《本草分经》西施 《药性切用》西施 ? 相关中药 ▲ 返回目录《中药大辞典》:西施 【出处】《本草从新》 【拼音名】Xī Shī Shé 【别名】车蛤(《闽部疏》)...

http://zhongyaocai360.com/X/xishishe.html

的临床意义_中医诊法_【中医宝典】

...望的临床意义 在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舌质与舌苔的变化是正邪斗争病邪进退的反应。一般情况下舌质与舌苔的变化和病是一致的,如实热证多见舌红苔黄;虚寒证多见淡苔白;热邪内盛津液耗伤者,则舌红干苔燥;寒湿内停者,则淡润苔滑。若见舌质与...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fa/b34943.html

诊与脉诊结合的临床意义_诊断基础_【中医宝典】

...在客观上存在着统一的规律,两者互相支持,互为佐证,相辅相成。 各种脉象与象都各自有自己的证,一种病脉的出现,遂之出现相应的象,反之,象的变化,也随之带来了脉象的变化,也就是所谓脉象与象的统一规律,这种规律是从实践中不断总结出来的,...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duan/a11306.html

辨症歌_《伤寒指掌》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六淫感症有真传.临症先将法看.察色分经兼手足.营卫表里辨何难.邵评∶白苔主表.黄苔里.足经之邪.分表里治之.白苔卫.绛苔主营.手经之邪.分心营肺卫治之.凡诊伤寒.当先察之形色.分别足经手经.卫分营分.在表在里.再参脉症施治.无不获...

http://zhongyibaodian.com/shanghanzhizhang/934-6-3.html

啮颊啮唇重_《针灸素难要旨》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少阴气至则啮,少阳气至则啮颊,阳明气至则啮唇,视病者则补之。重舌刺柱,以铍针也。...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jiusunanyaozhi/780-9-24.html

淡红黄白苔_中医望诊_【中医宝典】

...淡红黄白苔病:表证化热入里;表证未罢,营中有热。 舌苔 淡红黄白苔 形象 淡红。(照片偏红)苔薄白,夹有淡黄色。 病 表证化热入里;表证未罢,营中有热。 病例 风热外感,有入里化热之势。...

http://zhongyibaodian.com/wangzhen/a11754.html

共找到163,245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3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