脉象缓、洪、细、促、结、代_中医切诊_【中医宝典】

... 洪脉附大脉 脉形洪大,脉来如波涛汹涌,来盛去衰,脉形宽,波动大。主热证,阳热亢盛。常见于高热病人。 大脉:脉形大而无来盛去衰势,多是病势进展象,所谓大则病进大而有力,也主正虚大而无力。 细脉小脉 脉形细如线,脉形窄,...

http://zhongyibaodian.com/qiezhen/a11562.html

走出对风湿病认识的误区_【中医宝典】

...张宝琛认为,风湿病可发生在各种气候环境中,主要与免疫相关。  误区:关节肿痛加上抗“0”增高即可诊断为风湿热含风湿性关节炎  张宝琛认为,风湿热目前是个少见病,不要轻率地滥下风湿热的诊断。抗“0”增高只是链球菌感染的证据之一,...

http://zhongyibaodian.com/zs/28878.html

构成脉象的要素_中医文化中医理论_【中医宝典】

...运动、饮酒可致脉率加快,睡眠则使脉率减慢。 脉形:脉形是指脉动的轴向长短,径向的粗细等形态。脉形主要与血管的充盈度、脉搏搏动的幅度及紧张度等因素有关。 脉势:脉势是指脉脉搏应指的强弱、流畅等趋势,与心脏收缩力和外周阻力有关,同时也...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459.html

明清以来对脉辨病机研究的进展_诊断基础_【中医宝典】

...尚不够自觉,如知道引据《内经》、仲景,但认识不到从《脉经》起,脉诊自成系列对病机辨析的影响,对他们自己的成就还认识不到就是辨证论治方法的继承发展,而有时自矜玄妙如张景岳等,以及还设有对这方面的成就概括出其规律指明其方向等等,但他们的工作...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duan/a11296.html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组成_《中医基础理论》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术】

...中医学对病理的高度概括。在病因学和发病学上,中医学十分强调机体正气对于疾病发生与否的决定作用。“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素问·刺法论》,“邪所凑,其气必虚”《素问·评热病论》,“两虚相得,乃客其形”《灵柩·百病始生》。这种病因学...

http://qihuangzhishu.com/44/3.htm

论内经七篇大论对疾病的认识_【中医宝典】

...未病,防御六气淫泆袭人方面,七篇中显得很缺乏,只是泛泛一提 “ 食岁谷以全其真,避虚邪以安其正 ” 《六元正纪大论》, “ 养之和,静以待时,谨守其气,无使倾移,其形乃彰,生气以长” 《五常政大论》。对照《内经》其它篇章中的避邪防病...

http://zhongyibaodian.com/zs/21798.html

人之将死的几种脉象......_【中医宝典】

...真脏脉是在疾病危重期出现的脉象,真脏脉的特点是无胃、无神、无根。为病邪深重,元气衰竭,胃气已败的征象,又称“败脉”、“绝脉”、“死脉”、“怪脉”。《素问·玉机真藏论》说:“邪气胜者,精气衰也。故病甚者,胃气不能与俱至于手太阳,故真脏气...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8945.html

进补前先认识中药药性_【中医宝典】

...否则,选择不当,不但无法达到进补的预期效果,还可能弄巧反拙。 何谓温热寒凉? 温热寒凉是药材的种药性,也称“气”。它是从药物作用在人体方面的表现概括而来的,也就是说,能够减轻或消除热证的药物,一般属于寒性或凉性。例如芒硝等。 了解药膳本身...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6476.html

中医脉象濡脉_中医切诊_【中医宝典】

...医悟》的“豁然”亦都无当于实际,徒然造成概念上的混乱。《察病指南》将濡脉说成是:“按似有,举全无,一云按似无,举全无,力援软而浮细。一云按不见,轻手乃得不能隐指。”依违两可,实不足为训关于濡脉还有几个有关的问题需要分析一下,一...

http://zhongyibaodian.com/qiezhen/a11638.html

药用动物饲养-繁殖_【中医宝典】

...。 2动物在繁殖期的异常表现和饲养管理工作 1异常表现:在繁殖期到来时,由于动物体内性激素水平上升,使动物在许多方面出现异常的表现。主要是: ①行为变化。动物到了性活动期会出现易激怒,好殴斗的行为变化,即所谓“性激动”。特别是雄性动物...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4055.html

共找到550,500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3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