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因学和诊断学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术】

...脏腑和躯体部位,迟四种基本脉象的标准,五脏常脉。“七表八里九道”脉的脉象,脉病互参理,各种病证的脉象和各种脉象的主病以及脉应四时理等等。尽管这部书在脉学理论和方法上没有多大突破,但却比较成功地将复杂深奥的脉学知识以简明晓畅的...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177.htm

切诊_《中医诊断学》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不细分三部,因小儿寸口部短,不容三指定寸关尺。4。举按寻这是诊脉时运用指力的轻重和挪移,以探索脉象的一种手法。持脉要有三,就是举寻。用轻指力按在皮肤上叫举,又叫取或轻取;用重指力按在筋骨间,叫按,又称取或重取;指力不轻不重,还可...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duanxue/92-2-4.html

小儿脉诊基础介绍_中医切诊_【中医宝典】

...至为平脉,随年龄递增,脉搏次数相对减少。小儿脉象,主要以促等八种常见脉象为主。清·周学海《脉义简摩》日:“小儿脉,其主病与大人同,但部位甚狭,难于分辨,然小儿病因无多,脉象当无多变,正不必多立名色以自炫奇。”其主...

http://zhongyibaodian.com/qiezhen/a11610.html

脉诊_【中医宝典】

...正常脉象 正常的脉象,亦名常脉,又称平脉或缓脉。常脉脉象从容和缓,不,不迟不,不细不洪,节律均匀,一息(一呼一吸)脉搏四或五至,每分钟约60~90至,且应指有力。中医认为常脉一般都有胃气(从容和缓节律一致)有神(脉至来去清楚...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8934.html

对待_《中医名词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术】

...将种类繁多的脉象,按其相对的性质进行执简驭繁的归类方法。如将浮沉迟数虚实等八脉作为辨脉的纲领,以辨疾病的表里寒热虚实和顺逆。其中,迟和大和小滑和涩虚和实等,均为相对待的。...

http://qihuangzhishu.com/109/1028.htm

构成脉象的要素_中医文化中医理论_【中医宝典】

...(一)脉位:脉位是指脉动部位的浅深。当外邪侵入机体时,邪在肌表,脉较;外邪深入于里时,脉较;内伤杂病脉位多不。 (二)脉率:脉率是指脉搏频率的快慢。脉率的快慢与病性情绪运动饮酒睡眠等因素有关,发热脉,阳虚脉迟,情绪激动...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459.html

欲产脉(离经脉)详细介绍_中医切诊_【中医宝典】

...滑亦同名。”这种细而的脉发生在临产之前,可能是由于临产初期气血尚未大动初的脉象,所以元·朱丹溪日:“离经六至(至字,疑误),细而,阵痛连腰,胎即时娩。” 4中冲脉异常搏动中冲,穴名。心包络经穴位,在中指末。由于包络乃心...

http://zhongyibaodian.com/qiezhen/a11614.html

中医脉象微脉_中医切诊_【中医宝典】

...”《诊家正眼》说:“微脉极细,而又极软,似有若无,欲绝非绝。”《诊宗三昧》说:“但有若无,欲绝非绝,而按稍有模糊状。”可见《脉经》的说法是诸家所宗的典则。 虽然有人涉及了动摇,不动摇等并非微脉所必具的条件稍有概念不清之弊,但...

http://zhongyibaodian.com/qiezhen/a11644.html

《诊家枢要》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公元 1359 年)元.滑寿(伯仁)着。一卷。以涩六脉为纲,论述脉象及辨脉之法,甚有心得。 作者:滑寿 朝代:元 年份:公元1359年 序 脉象大旨 左右手配脏腑部位 五脏平脉 四时平脉 呼吸沉浮定五脏脉 三部所主 ...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jiashuyao5305/index.html

魏长春论脉_【中医宝典】

...生理上特异的脉象,从其体性工作精神等等方面来确定其为常脉和病脉佳兆和危兆。 第一部分  知常篇 提纲要脉,总归涩六类。包括表里阴阳寒热虚实脏腑气血。,为阳为表。,为阴为里。迟,为在脏,为寒为虚。,为在...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2482.html

共找到721,484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3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