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四失论篇_《疡医大全》_中医医论书籍_【岐黄术】

...《征四失论》曰∶不知阴阳理,此治之一失也。受师不卒,妄作杂术,谬言为道,更名自功,妄用砭石,后遗身咎,此治之二失也。不适贫富贵贱居,坐薄浓,形寒温,不适饮食宜,不别人勇怯,不知比类,足以自乱,不足以自明,此治之三失也。...

http://qihuangzhishu.com/344/55.htm

皮望法提纲_《望诊遵经》_中医诊治书籍_【岐黄术】

...血死.少年皮生黑斑者.不吉.痘儿头项皮赤者.多凶.凡肿胀.皮浓色苍者.皆属气.皮薄色泽者.皆属水.诸痛疮疡.斑疹麻痘.色赤而红者.青而黑者.诸病症.皮寒而燥者.阳不足.皮热而燥者.阴不足.身涩而滑者死.身滑而涩者死.此皆皮部之也....

http://qihuangzhishu.com/736/80.htm

扁鹊诸反要诀_《备急千金要方》_中医方言书籍_【岐黄术】

...知耶。设病者闭目不欲见人,当得肝,弦急而长。若反得肺浮短而涩者死。 病若开目而渴,心下牢者,当得紧实而数,反得沉滑而微者死。 病吐血鼽衄者,当得沉细,而反得浮大牢者死。 病若谵言妄语,身当有热,当洪大,而反得手足四反沉...

http://qihuangzhishu.com/221/1748.htm

候入式法_《疡医大全》_中医医论书籍_【岐黄术】

...》以及叔和、仲景、扁鹊、华佗,《千金》、《外台》、《圣济总录》,古今名医诸家方论之中,候疮肿之说,简编类次,贯成篇帙,首载候入式之法,次论血气色参应原,后明脉之名,所主证候及疮肿方,庶使为疮肿科者,览此则判然可晓,了无疑滞于...

http://qihuangzhishu.com/344/59.htm

平脉视人大小长短男女法_《脉经》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凡诊脉,当视其人大小、长短及性气缓急。迟速、大小、长短皆如其人形性者,则吉。反之者,则为也。三部大都欲等,只如小人、细人、妇人脉小软。小儿四、五岁,呼吸八至,细数者,吉。(《千金翼》云:人大而细,人细而大,人乐而实,人苦而...

http://zhongyibaodian.com/maijing/111-3-5.html

杨则民论_【中医宝典】

...(董汉良 陈天祥整理,人民卫生出版社,1985)引用时改正了几处比较明显得错别字和句逗。 为近世医者病者所共信,以为诊病惟一术。在医者可不加问诊而使三指以疏方,病家则隐匿病情以试医生能否,医道荒莫甚于此。此习不去,吾医将无立足...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2490.html

发展的时间差别_诊断基础_【中医宝典】

...临床实践应用相比较,舌是极其次要的。 总之,舌虽然都导源于《内经》,以后《难经》、《伤寒》、《金匮要略》等都有所补充,但是无论是理论方面,还是对临床诊断的意义上,以及对疾病的预后判断,舌终究处于很次要的位置,而的重要性及其重视...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duan/a11305.html

阴阳表里虚实_《备急千金要方》_中医方言书籍_【岐黄术】

...,各以其经所在,言病也。有阳盛阴虚,阴盛阳虚,何谓也?然浮损小,沉实大,故云∶阴盛阳虚。 沉损小,浮实大,故曰∶阳盛阴虚,是谓阴阳虚实意也。 凡浮、大、数、动、长、滑,阳也。沉、涩、弦、弱、短、微,阴也。阳病见阴脉者,...

http://qihuangzhishu.com/221/1742.htm

《黄帝内经太素》_中医经论书籍_【岐黄术】

...气液 卷第七(佚) 卷第八经脉之一 经脉连环 经脉病解 阳明解 卷第九经之二 经脉正别 行同异 经络别异 十五络脉 经脉皮部 卷第十经脉之三 督脉 带脉 阴阳乔脉 任脉 冲脉 阴阳 经脉标本 经脉根结 卷第十一输穴 本输 变输 腑...

http://qihuangzhishu.com/106/index.htm

人迎气口_《家正眼》_中医诊治书籍_【岐黄术】

...人迎谓足阳明,不可以言于手明矣。然上古诊法有三∶一取三部九候以诊通身,一取太阴阳明以诊阴阳,一取左右气口以脏腑气。张介宾曰‘初见《脉经》左为人迎,右为气口,不无摇惑,未敢遽辨。及见《纲目》释人迎气口,亦云人迎在结喉两旁,足...

http://qihuangzhishu.com/801/15.htm

共找到430,410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3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