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经穴名。出《针灸甲乙经》。属足太阳膀胱经。胆之背穴。在背部,当第十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布有第十、十一胸神经后支的内侧皮支,深层为外侧支,并有第十肋间动、静脉后支的内侧支。主治黄疸,口苦,呕吐,胁痛,惊悸,胸腹胀满,骨蒸潮热,及...

http://qihuangzhishu.com/167/1365.htm

纤维化_纤维化的原因、纤维化怎么办_查症状_【疾病大全】

...纤维化是指由各种致病因子所致内结缔组织异常增生,导致内弥漫性细胞外基质过度沉淀的病理过程它不是一个独立的疾病,而是许多慢性肝脏疾病均可引起纤维化,其病因大致可分为感染性(慢性乙型、丙型和丁型病毒性肝炎,血汲虫病等),先天性代谢缺陷...

http://jb39.com/zhengzhuang/GanXianWeiHua337600.htm

阳维脉_《针灸大成》_中医针灸书籍_【岐黄之术】

...治之:心俞肺脾俞肾俞膈。六腑结热,血妄行不已,取六腑,并血会治之:胆小肠俞大肠膀胱三焦俞膈。鼻衄不止,名血妄行:少泽心俞膈涌泉。吐血昏晕,不省人事:膈俞通里大敦。虚损气逆,吐血不已:膏肓膈丹田。吐血衄血,...

http://qihuangzhishu.com/1043/170.htm

第四行左右十二穴_《针灸资生经》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膺第四行左右十二穴(图)云门二穴.在巨骨下侠气户旁各二寸陷中.灸五壮.针三分.刺深使人气逆.不宜深刺.明云、云门在巨骨下.气户两旁各二寸陷中.动脉应手.举臂取之.山眺经云、在人迎下第二骨间.相去二寸三分.通灸禁针.甲乙云、灸五壮.针七分...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jiuzishengjing/660-4-18.html

阴虚_阴虚的原因、阴虚怎么办_查症状_【疾病大全】

...阴虚是中医术语,为临床常见证候之一,可出现于多种疾病中。又称阴不足。指阴液亏损,失濡润,阴不制阳,虚热内扰,以头晕、目涩、胁痛、烦热等为主要表现的虚热证候。又名虚热证。...

http://jb39.com/zhengzhuang/GanYinXu336993.htm

缩小_缩小的原因、缩小怎么办_查症状_【疾病大全】

...“萎缩”是指B超或CT检测,肝脏体积缩小,属于传统医学的“鼓胀”,现代医学定性为“肝硬化”,缩小目前国内外除肝移植外尚无其它有效的治疗方法。20世纪40年代,医学界首次提出暴发性肝衰竭(FHF)的概念,最初称为急性萎缩或急性坏死。...

http://jb39.com/zhengzhuang/GanSuoXiao342655.htm

”字的说文解字_说文解字的解释_说文解字的意思

...木藏也。从肉干聲。古寒切 () 木藏也。文有脫誤。說見上。从肉。干聲。古寒切。十四部。按禮經正脅謂之榦。少牢古文榦爲。此與古文髀爲脾皆但取同音假借而巳。...

http://hanwen360.com/w/809D.html

浙北疡科三大家,潘、再加桐乡张_【中医宝典】

...积累经验甚丰,为教学之需,编撰了《分经药性赋》《外科汤头》《疡科歌诀》《医学集成》等用以启蒙的入门读物。 俞氏外科,始于明代崇祯年间,世居德清下高桥。相传俞氏乐善好施,曾得一道长传授炼丹之术,七传至燧田。燧田,生于1855年,卒于1931...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1773.html

肩中穴_人体背部穴位_【人体穴位图】人体穴位大全

...肩中,经穴名。出《针灸甲乙经》。属手太阳小肠经。在背部,在第7颈椎棘突下,旁开2寸。另说“大杼旁二寸”(《医学入门》)或“肩外俞上五分”(《针灸集成》)。布有第一、二胸神经后支内侧皮支及副神经,深层为肩胛背神经及颈横动、静脉。主治咳嗽,...

http://zhongyibook.com/rentixuewei/157.html

淤血_淤血的原因、淤血怎么办_查症状_【疾病大全】

...淤指的是,血液经过后腔静脉从肝脏回流到心脏,因某些原因使这种回流受阻,导致血液在静脉内淤滞的状态。淤血从肝小叶的中心静脉开始一直扩展到肝血窦,周围肝细胞因压力、营养不良及供氧不足而发生萎缩、变性及坏死。血液进入这些部位中,使肝小叶的...

http://jb39.com/zhengzhuang/GanYuXue342785.htm

共找到67,375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3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