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德经·第五十九章评析

...首先谈“治人事天,莫若啬”。上面提到,“啬”可以解释为治国安邦根本原则,同时也可以解释为节俭美德。老子提出“啬”这个观念,这在春秋末年思想界是很独特老子把“俭”当作“三宝”之一,他说:“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851.html

老子长孙解释_老子长孙意思和出处_成语词典

...养育子孙,使之长大成人。 宋 叶適 《安集两淮申省状》:“人在戰地,各自爲家,養生送死,老子長孫,未嘗有闕。”...

http://hanwen360.com/cy/297225.html

老子·德经·第七十一章评析

...在自知之明问题上,中国古代哲人们有非常相似观点。孔子有言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在老子看来,真正领会“道”之精髓圣人,不轻易下断语,即使是对已知事物,也不会妄自臆断,而是把已知当作未知,这是虚心...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864.html

老子·德经·第四十章评析

...老子在《道德经》里,多次涉及到“事物矛盾和对立转化是永恒不变规律”,概括了自然和人类社会现象与本质,这是十分光辉和精辟见解。“反者道之动”,历来解释者有两种观点:一是说矛盾着对立物各自向着自己对立面转化;二是说事物运动变化...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832.html

老子·道经·第三十五章评析

...“乐与饵”指流行仁义礼法之治,“过客”指一般执政者,但还不是指最高统治者。老子在本章里警诫那些执政官员们不要沉湎于声色美食之中,应该归附于自然质朴大道,才能保持社会安定与发展。统治集团纵情声色,不理政事,这是在春秋末年带有普遍性...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827.html

道教三清:道德天尊与老子_道家_【文学360】

...老子老子是我国古代伟大思想家,生活于春秋时期,楚国苦县人,他对后世影响主要是一本叫《道德经》著作,他开创了我国古代哲学思想先河。但有关老子本人记载留下得不多,这就给后人创造了一个巨大想像空间,有人把他神化,有人认为他就是...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321.html

老子他说》第二十一章:老子物是什么东西_道家_【文学360】

...必然影响它美感,这之间微妙之处,很难阐述清楚。 “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我们后世许多研究老子哲学人中,有一派说老子是唯物,不是唯心。因为在老子书中有好多处,提到“物”字。这一点确须特别注意,在春秋时代,并没有所谓唯心、唯物理论...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451.html

老子·德经·第四十二章评析

...本章第一段话,说到一、二、三这几个数字,这并不是把一、二、三看作具体事物和具体数量。它们只是表示“道”生万物从少到多,从简单到复杂一个过程,这就是“冲气以为和”。这里老子否定了神存在,从多元论宇宙观发展为一元论宇宙观,这是值得...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834.html

老子:孔子问礼_道家_【文学360】

...孔子曾向他问礼,后退隐,著《老子》。一说老子即太史儋,或老莱子。《老子》一书是否为老子所作,历来有争论。《老子》以“道”解释宇宙万物演变,以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乃“夫莫之命(命令)而常自然”,因而“人法地,地法...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332.html

老子思想中的理财智慧_道家_【文学360】

...老子思想是我国传统文化一个重要源头。在一些人印象里,老子是一位遁世远俗、玄之又玄思想家。事实上,社会人生、治国理政等问题,才是老子关注中心。从老子那些古老思想中,我们可以汲取治国理政智慧,明晓盛衰之道、成败之数。 大德非小惠。...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372.html

共找到847,881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3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