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德经·第七十一章评析

...在自知之明的问题上,中国古代哲人们有非常相似的观点。孔子有言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在老子看来,真正领会“道”之精髓的圣人,不轻易下断语,即使是对已知的事物,也不会妄自臆断,而是把已知当作未知,这是虚心的...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864.html

老子·德经·第五十二章评析

...在本章中,老子又一次使用了“母”、“子”这对概念。在这里,“母”就是“道”,“子”就是天下万物,因而母和子的关系,就是道和万物;理论和实际;抽象思维和感性认识;本和末等关系的代名词。张松如认为“所谓既得其母,以知其子;既知其子,复守其母,...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844.html

老子·德经·第七十三章评析

...老子认为,自然的规律是柔弱不争的。他说,勇气建立在妄为蛮干的基础上,就会遭到杀身之祸;勇气建立在谨慎的基础上,就可以活命。勇与柔相结合,人们就会得到益处,勇与妄为相结合,人们就会遭受灾祸。同样是勇,利与害大相径庭。老子的主张是很明确的,他...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866.html

老子道德经校释》在线阅读

...与道藏宋张太守汇刻四家注本。河上本除用宋刊本外,更参考道藏李道纯道德会元所用章句白本。又如傅、范古本,夏竦古文四声韵所引古老子,及托名王羲之帖本等,均加以批判的选用。 (二)本书在校勘方面,以严可均铁桥金石跋中老子唐本考异所校三百四十九条...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138.html

老子他说》第二十二章曲直分明转一圈_道家_【文学360】

...永远只有否定,也可以说永远都是肯定罗!此其所以一变再变,而形成“误尽苍生是此言”了!由这个道理,我们一再说明老庄的思想与孔孟的学说,都是由《易》理而来,以便明白中国文化源远流长的所自来。 例如“曲则全”这一原则,也不是老子所独创的,《易经》...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455.html

老子无为哲学思想的时代背景_道家_【文学360】

...,和平无争,近似于西方政治所言“做得最少的政府,就是最好的政府!”。 老子所处的时代是晚周纷乱的天下,贵族骄奢淫腐,法令繁如牛毛,苛政暴如猛虎,各国互相侵夺篡杀。老子深信乱世的原因不在制度不良,而在制度的不足为治。愈是想要以仁义礼乐、明主...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350.html

第十二章_《老子道德经校释》

...新书势卑篇“不獦猛兽,而獦田彘,……所獦得毋小?”“獦”即“猎”之别构。 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谦之案牟子理惑论引无“是以”二字,高本汉老子韵考所据本无“是以圣人”四字。二章、七章同此。“难得之货,令人行...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2528.html

老子·道经·第二十八章评析

...“朴”、“婴儿”、“雌”等可以说是老子哲学思想上的重要概念。在十五章里有“敦兮其若朴”;十九章“见素抱朴”;本章的“复归于朴”以及三十七章和五十七章都提到“朴”这一概念。这些地方所提到的“朴”的字,一般可以解释为素朴、纯真、自然、本初、淳...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820.html

第四十六章_《老子道德经校释》

...天下有道,却走马以○;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 罗振玉曰“粪”,敦煌本作“○”,乃“粪”之别构。 谦之案碑本同。又罗卷“戎”误作“我”,罗失校。“粪”,傅本作“播”。毕沅曰“‘粪’‘播’古字通用。”玉篇“播,种也。”疑老子此处或有...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2562.html

老子·道经·第三十一章评析

...战争会给人类带来巨大的灾祸,这是人所共知的。任继愈认为《道德经》“也是反对战争的”。因为在这一章里,老子说“夫兵者非君子之器也,不祥之器也”,这里显然没有主战用兵的意思。但是,老子同时又说,对于战争“不得已而用之”,这表明老子在咒诅战争的...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823.html

共找到429,843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3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