痈_《外科心法要诀》_中医外科书籍_【岐黄之术】

...痈中脘肿疼,不咳不嗽吐血脓,饮食之毒七情火,候治肠痈大法同。【注】此证初起,中脘必隐痛微肿,寒热如疟,身皮甲错,并无咳嗽,咯吐脓血。由饮食之毒,七情之火,热聚胃口成痈。脉来沉数者,初服清胃射干汤下之;若脉涩滞者,瘀血也,宜服丹皮...

http://qihuangzhishu.com/629/231.htm

黄帝内经·素问·水热论译文

...这些俞的部位,请告诉我它们的部位,并说明这些俞在治疗上的作用。 岐伯说:头上有五行,每行五个穴位,能泄越诸阳经上逆的热邪。大杼、膺俞、缺盆、背俞这八个穴位,可以泻除胸中的热邪。气街、三里、上巨虚和下巨虚这八个穴位,可以泻出中的热邪。...

http://wenxue360.com/guji-fanyi/845.html

黄帝内经·素问·水热论译文

...这些俞的部位,请告诉我它们的部位,并说明这些俞在治疗上的作用。 岐伯说:头上有五行,每行五个穴位,能泄越诸阳经上逆的热邪。大杼、膺俞、缺盆、背俞这八个穴位,可以泻除胸中的热邪。气街、三里、上巨虚和下巨虚这八个穴位,可以泻出中的热邪。...

http://www.wenxue360.com/guji-fanyi/845.html

_腧穴_中医名词术语大全_【中医宝典】

...好像较大的河水迅速流行一样。全身十二经各有一个经。其名称是:肺--经渠、大肠--阳溪、心包--间使、三焦--支沟、心--灵道、小肠--阳谷、脾--商丘--解溪、肝--中封、胆--阳辅、肾--复溜、膀胱--昆仑 ...

http://zhongyibaodian.com/TCM-Noun/jingxue-1211.html

法相应三十七_《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血,肝也。刺不中其法,丧败卫气,也。“避灸处而和四肢,四十有九;禁刺处而除六俞,一十有二。”忌针之,见《针经》第四卷。“抑又闻高皇抱疾未瘥,李氏刺巨阙而得苏;太子暴死为厥,越人针会而复醒。肩井、曲池,甄权刺臂痛而复射;悬钟、环跳,华佗...

http://zhongyibaodian.com/bianqueshenyingzhenjiuyulongjing5708/300-3-0.html

新针手_《手手纹诊治》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三指骨弯指横纹头处。针时屈指。主治病症:小儿腹泻。备考:据河北省保定第二医院李玉环等报导:止泻三治疗小儿腹泻效果良好。见新中医1991:23(3)—36舒定位:位于手小指第1节指骨外侧中间处。左右手各1。主治病症:胃痛。备考:《浙江...

http://zhongyibaodian.com/shouxueshouwenzhenzhi/136-4-3.html

《手手纹诊治》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 八会 板门 大骨空 大指甲根 小骨空 五虎 五经纹 小天心 指根 一扇门 二扇门 凤眼 高骨 灸癜风 旁虎 拳尖 三门(又名少骨) 四开 四横纹 四前 外劳宫 注夏 中指节于(中指之节) 脾经(脾,脾土) 胃经() 肝经(肝) 胆...

http://zhongyibaodian.com/shouxueshouwenzhenzhi/index.html

八脉交会八歌_《刺灸心法要诀》_中医针灸书籍_【岐黄之术】

...公孙冲脉心胸,内关阴维下总同,临泣胆经连带脉,阳维目锐外关逢,后溪督脉内颈,申脉阳跷络亦通,列缺任脉行肺系,阴跷照海膈喉咙。〖注〗公孙二,是足太阴脾经也,通于冲脉,内关二,此二是手厥阴心包络也,四通于阴维脉。四经会合循行之处...

http://qihuangzhishu.com/772/23.htm

之大络_经络_中医名词术语大全_【中医宝典】

...又名“虚里”,是由腑直接分出的一条大络脉。其循行径路是由上行,贯通横膈,连络肺脏后,向外分出,佈于左侧乳部的下方,即心尖搏动的部位(相当于乳根)(《素问·平人气象论》)。 ...

http://zhongyibaodian.com/TCM-Noun/weizhidaluo-775.html

痈门主论_《疡医大全》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经曰∶中脘隐隐痛者疽,其上肉微起者痈。(中脘,又名募,在脐上四寸。)又曰∶胃脘痈,人迎脉逆而盛。《素问》∶帝曰∶人病胃脘痈者,诊当何如?岐伯曰∶诊此者当候脉,其脉当沉细,沉细者气逆;(《甲乙经》沉细作沉涩。)逆者人迎甚盛,甚盛则...

http://zhongyibaodian.com/yangyidaquan/344-26-7.html

共找到84,757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3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