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经病_经带_妇科术语解释_【中医宝典】

...月经病即经期,经量,经色,经质等的异常而兼有各种症状者。 【月经病】 指妇科病中属于月经方面的各种病症,即经期,经量,经色,经质等的异常而兼有各种症状者。包括“月经不调”、“痛经”,“经闭”、“倒经”、“崩漏”、“经前便血”、“经行泄泻”...

http://zhongyibaodian.com/shuyu/a16232.html

经行前后身痛_【中医宝典】

....平时要注意寒温、冷饮,经期尤需禁服冷饮。 3.耳针治疗时要严格遵守无菌操作,防止埋穴部位感染。预防与处理方法参见一百天针灸的第 213~214页。 4.适当进行体育活动,活络筋骨,调和气血,增强体质,可预防本病发生或减轻症状。 ...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1070.html

古代的妇产科学_妇科产科_【中医宝典】

...古代最早有关妇产科方面的知识,是有关“种子”、“避孕”的记载,散见于现存的山海经诗经中。西汉经学家刘向的列女传中,有一些关于“胎教”的内容,均很粗略。东汉末年医圣张仲景的金匮要略,是妇产科的经典之作,陈自明的妇人大全...

http://zhongyibaodian.com/fuke-2/b5114.html

中医治疗月经不调的常用药方_【妇科宝典】

...我国的中医文化博大精深,更讲究标本兼治,对于像月经不调这种容易受影响的疾病最适合用中医方法来治疗了,那么中医是怎样治疗月经不调的呢?中医治疗月经不调的常用药方有哪些呢? 1、月经不调属血热型的,症见月经不调,经血色红或有紫块或深红,质粘而...

http://jb39.com/fk/27911.html

泄泻论_女科折衷纂要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妇人经水将行,必泄泻三日,然后经行。其脉濡弱者,此脾虚也。脾属土属湿,经水将动,脾血先已流注血海,然后下流为经。脾血既亏,则虚而不能营运其湿,宜服参苓白术散(濡弱二字足征脾虚,此脾气虚而非脾血虚也,用药当矣。而血亏不运之说欠妥)。...

http://zhongyibaodian.com/nvkezhezhongzuanyao/874-6-9.html

健脾和胃_中医妇科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代表方剂如归脾汤、八珍汤之类。四、健脾扶阳脾胃气虚严重者,脾阳不振,运化失职,导致经行泄泻、浮肿等疾病。治疗宜健脾扶阳为主,常用的代表方剂如参苓白术散、健固汤之类。五、健脾利湿脾阳不振,水湿内停,甚至水湿下注冲任,导致妊娠肿胀、带下病等疾病。...

http://zhongyibaodian.com/fukexue/81-6-3.html

班秀文_中医名医大全_【中医宝典】

...、临床和科研工作。辛勤耕耘铸大医60多年来,班秀文在教学和医疗一线辛勤耕耘,爱岗敬业。他热心中医教学,先后讲授过中医诊断学中医内科学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学中医妇科中医基础理论内经等10多门课程。...

http://zhongyibaodian.com/mingyi/banxiuwen/index.html

月经后期_中医妇科_中医妇科书籍_【岐黄之术】

...则肾色上泛,故面色晦黯或面部黯斑。舌淡黯,苔薄白,脉沉细,为肾虚之征。治疗法则:补肾益气,养血调经。方药举例:大补元煎(景岳全书)。人参、山药、熟地、杜仲、当归、山茱萸、枸杞子、炙甘草方中人参、山药、杜仲补肾气以固命门;山茱萸、枸杞子...

http://qihuangzhishu.com/81/51.htm

鹿角菟丝丸_【中药方剂】中医药方,中药方

...】补肾温阳。主妇人白带清稀,久下不止,面色苍白,精神疲乏,形寒肢冷,头晕眩,心悸气短,腰痛如折,小便频数,五更泄泻,带不甚多者。【用法用量】每服2钱,1日2次,空腹时盐汤送下。寒甚者,加肉桂1钱,附片3钱。【摘录】中医妇科治疗学...

http://zhongyaofangji.com/l/lujiaotusiwan.html

禁区也可突破——读实用中医禁忌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实现“治未病”的重要方法。实用中医禁忌是王教授继病家百忌疾病禁忌饮食与药物禁忌后的又一大作,全书共分为总论、各论、附篇3篇。各论篇又分为6章,分别为中医药物禁忌(含常用中药105种)、中医方剂禁忌(含常用方剂73首)、...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68937.html

共找到614,189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3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