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病必分经络脏腑_《医学源流》_中医医书籍_【岐黄之术】

...病之从内出者,必由于脏腑;病之从外入者,必由于经络。其病之情状,必有凿凿可征者。如怔忡、惊悸为心之病,泄泻、膨胀为肠胃之病,此易知者。又有同一寒热而六经各殊,同一疼痛而筋骨皮肉各别。又有脏腑有病而反现于肢节,肢节有病而反现于脏腑。若不究其...

http://qihuangzhishu.com/160/8.htm

经络统序_《经络汇编》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经络者,人之元气,伏于气血之中,周身流行,昼夜无间,所谓脉也。其脉之直行大隧者为经,其脉之分派交经者为络,其脉络之支别者,如树之有枝,又以其自直行之脉络,而旁行之者也。人肖天地以有生,其经络亦肖天地之时运以流行,如每日寅时肺脏生,卯时流入...

http://zhongyibaodian.com/jingluohuibian/911-4-0.html

《医学源流》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公元 1764 年)清.徐大桩(灵胎、洄溪)着。二卷。分为“经络脏腑”“脉”“病”“方药”“治法”“书论”“古今”七门,医学的源流利弊,议论通达。但有时也不免矫枉过正。 徐大椿·清·乾隆二十二年 自叙 卷上·经络脏腑 无气存亡 躯壳...

http://zhongyibaodian.com/yixueyuanliulun5175/index.html

经络的生理功能_经络腧穴_【中医宝典】

...的生理活动,是依靠经络系统的联络沟通而实现的。经络中的经脉、经别与奇经八脉、十五络脉,纵横交错,入里出表,通上达下,联系了人体各脏腑组织;经筋、皮部联系了肢体筋肉皮肤,加之细小的浮络和孙络形成了一个统一的整体。 运行气血、濡养周身 《灵枢·...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jiu-2/a14999.html

经络学说形成原理的假想和与中医学理论的关系及应用前景_【中医宝典】

...它的科学原理目前还不能完全解释清楚,使它成为中西医学界长期争论的课题之一。笔者经过数年的努力,对经络学说原理进行探索,提出假想并解释部分中医学理论难题,成为沟通中西医两大理的桥梁。并认为人体各组织细胞在新陈代谢的过程中,产生了复杂的代谢...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0688.html

耳与脏腑经络的关系_《中医刺灸》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1.耳与脏腑的生理、病理有着密切的联系。与生理相关的如《素问·金匮真言》说:“南方赤色,入通于心,开窍于耳,藏精于心”,《灵枢·五阅五使》说:“耳者,肾之官也”,《灵枢·脉度》说:“肾气通于耳,肾和则耳能闻五音矣”,《千金方》说:“心气...

http://zhongyibaodian.com/cijiu/113-11-1.html

阴阳_《经络全书》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灵枢》曰,内有阴阳,外亦有阴阳。在内者,五脏为阴,六腑为阳。在外者,筋骨为阴,皮肤为阳(《寿夭刚柔》)。《素问》曰∶阳受风气,阴受湿气,故阴气从足上行至头,而下行循臂至指端;阳气从手上行至头,而下行至足。故曰阳病者上行,极而下;阴病者...

http://zhongyibaodian.com/jingluoquanshu/729-7-2.html

骨度统_《圣济总录》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曰凡用针当先明骨节,骨节既定,然后分别经络所在,度以身寸,以明孔穴,为施刺灸,观病所在,或浅或深,若在皮毛,若在血脉,是动者治其气,所生病者治其血。在浮络者取其浮络之血,在筋者以燔针劫刺之,有余则泻,不足则补,不盛不虚,以经取之,治之大...

http://qihuangzhishu.com/122/1528.htm

通评虚实第二十八_《素问》

...黄帝问曰:何谓虚实? 岐伯对曰: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 帝曰:虚实何如? 岐伯曰:气虚者肺虚也,气逆者足寒也,非其时则生,当其时则死。余藏皆如此。 帝曰:何谓重实? 岐伯曰:所谓重实者,言大热病,气热脉满,是谓重实。 帝曰:经络俱实何如...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5370.html

经络的发现与研究评析_【中医宝典】

...《中医药学刊》文/李康清 张瑜 经络学说,是中华民族特有的医学基本理论。它宏观对应于天地,微观超出人类观察能力,现代科技的手段对它的探索也是步履蹒跚。虽然艰难,它完全不同于现代医学的玄妙理论,神奇效果,激励着科学家进行不懈的努力。 1 ...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0622.html

共找到128,914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3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