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经络学说_【中医宝典】

...经络是经脉和络脉总称。经,有路径之意。经脉贯通上下,沟通内外,是经络系统主干。络,有网络之意。络脉是经脉别出分支,较经脉细小,纵横交错,遍布全身。经络内属于脏腑,入络于肢节,沟通于脏腑体表之间,将人体脏腑、组织、器官联结成为一个...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0362.html

神经和经络穴位_【中医宝典】

...重要组成部分,是关于生物体起源演化、组成结构(分布)、性质 功能、现象应用理论,三者构成了生命动力学体系,揭示了生命本质,正确地反映了生命现象活动规律。经络理论对中医实践(医术)具有十分重要指导 作用,正如医书中说:“医者...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2503.html

经络先兆——经络相学_《中医疾病预测》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其作用在于补充十二正经循行不足。十五络脉则是正经加强内脏体表、四肢之间联系分支,十二经筋循行于躯表筋肉,十二皮部则分布于人体肤表。如是上述经络体系构成密集网络组织遍布人体,纵横交错无所不至,起到了内联脏腑外络肢节作用。如《灵枢·...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yijibingyuce/128-6-7.html

气功和经络关系如何?_【中医宝典】

...史料记载近代科学实验发现,经络学说起源及形成和气功有着密切关系。明代著名医学家李时珍,在其所著《针灸大成》中指出了任督二脉练功密切关系,认为许多功法虽有“种种不同,岂离任督”。近代医家张锡纯也主张学医人应练气功,并参看丹经。 ...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9224.html

根结_《灵枢悬解》_中医经论书籍_【岐黄之术】

...岐伯曰:天地相感,寒暑相移,阴阳之道,孰少孰多?阴道偶,阳道奇,发于春夏,阴气少,阳气多,阴阳不调,何补何泻?发于秋冬,阳气少,阴气多,阴气盛而阳气衰,故茎叶枯槁,湿雨下归,阴阳相移,何泻何补?奇邪离经,不可胜数,不知根结,五脏六腑,折关...

http://qihuangzhishu.com/1291/32.htm

人体经络健康图解_中医针灸保健_【中医宝典】

...人体12条经络上面有300多个穴位。这12条经络分别连着人体12个脏器。...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jiu-2/b36440.html

标本病传论·素问·黄帝内经

...得者。故知逆从,正行无问,知标本者,万举万当,不知标本,是谓妄行。 夫阴阳逆从,标本之为道也,小而大,言一而知百病之害。少而多,浅而博,可以言一而知百也。以浅而知深,察近而知远,言标本,易而勿及。治反为逆,治得为从。先病而后逆者治其本,...

http://wenxue360.com/guji/1028.html

标本病传论·素问·黄帝内经

...得者。故知逆从,正行无问,知标本者,万举万当,不知标本,是谓妄行。 夫阴阳逆从,标本之为道也,小而大,言一而知百病之害。少而多,浅而博,可以言一而知百也。以浅而知深,察近而知远,言标本,易而勿及。治反为逆,治得为从。先病而后逆者治其本,...

http://www.wenxue360.com/guji/1028.html

脓汁和创伤感染标本细菌学检查检查结果_检查项目_【疾病大全】

...细菌感染、尤其是以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为多见。慢性化脓性感染创伤多见有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链球菌混合感染,也可肠杆菌、变形杆菌、假单胞菌属、枯草杆菌混合感染。皮肤上疖、痈及皮下脓肿内常见是金黄色葡萄球菌。急性骨髓炎病人标本中常见是金黄色...

http://jb39.com/jiancha/NongZhiHeChuangShangGanRanBiaoBenXi271030.htm

什么是经络_【中医宝典】

...现象。最早记录经络书籍是战国《十一脉灸经图》和《黄帝内经》。其后有晋代《针灸大成》。  经络是经脉和络脉总称。经脉是主干,络脉是分支。经络系统由经脉、络脉及外连部分组成。经脉分为正经(十二经脉)及其别出十二经别奇经八脉两类。络脉...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2168.html

共找到935,758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3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