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大,日有短长。”⑶使小。《灵枢·刺节真邪》:“凡刺大邪,日以小,泄夺其有余,乃益虚。”㈣年幼。《灵枢·卫气失常》:“六岁已上为小。”⑸轻微。《素问·刺疟篇》:“身体小痛,刺至阴。”⑹指小针。《灵枢·玉版》:“以小治小者其功小。”⑺脉象名。...
...医经著作。又名《素问类纂约注》,三卷。清·汪昂撰。刊于1689年。本书选录《素问》、《灵枢》二书中除针灸以外的主要内容。分为藏象、经络、病机、脉象、诊候、运气、审治、生死和杂论九篇,参考历代《内经》注家之论作了简要注释。本书特点有二:其一...
...平按:此篇自篇首至“人迎候阳”,见《灵枢》卷四第十九《四时气篇》。自“刺家不诊”至末,见《素问》卷十四第五十五《长刺节论篇》。又自篇首至“必深以留之”,见《甲乙经》卷五第一。自“风水肤胀”至“尽取之”,见《甲乙经》卷八第四。自“飧泄”至“...
...平按:此篇自篇首至“此其候也。黄帝曰:善”,见《灵枢》卷十二第八十一《痈疽篇》。又自篇首至“脏伤故死矣”,见《甲乙经》卷十一第九上篇。又自“黄帝曰:愿尽闻痈疽之形”至“此其候也。黄帝曰:善”,见《甲乙经》卷十一第九下篇。又自“黄帝问于岐伯...
...平按:此篇自篇首至“动脉”,见《灵枢》卷五第二十六《杂病篇》,又见《甲乙》卷九第四。自“气满”至“气下乃止”,见《灵枢》卷五第二十三《热病篇》。气逆上,刺膺中陷者与下胸动脉。胸下动脉,中府等量取也。平按:“下胸”《甲乙》作“胁下”。注“胸...
...·陈文治撰。刊于1587年。卷一种子;卷二-三保胎及保产;卷四产后;卷五-十论儿科杂病;卷十一-十二痘疹。全书共200余篇,对于产科及儿科疾病论述较详。《广嗣五种备要》丛书。清·五实颖辑。刊于1821年。本书包括:《种子心法》、《保胎方论》...
...平按:此篇自篇首至阴乔,见《灵枢》卷五第二十三《热病篇》。自“目眦外决”至末,见《灵枢》卷五第二十二《癫狂篇》。又自篇首至末,见《甲乙经》卷十二第四。目中赤痛,从内眦始,取之阴乔。目内眦,阴乔脉也,故取所主之输也。平按:“乔”《灵枢》、《...
...平按:此篇自篇首至末,见《灵枢》卷七第四十五《外揣篇》,又见《甲乙经》卷五第七。黄帝曰:余闻《九针》九篇,余亲受其调,颇得其意。夫九针者,始于一而终于九,然未得其要道也。九篇,谓《九针》章别即为篇,非是一部总有九篇也。调,谓一同指归。要道...
...皮肤表面的络脉叫作“浮络”。络脉与络脉之间可以相互吻合,“复合于皮中,其会皆见于外”(《灵枢·经脉》)。络脉从大到小,分成无数细支遍布全身,将气血渗灌到人体各部位及组织中去,这样就使在经络中运行的气血,由线状流行扩展为面状弥散,对整体起营养...
...南郊乐舞歌辞,二汉同用,见《前汉志》,五郊互奏之。魏歌舞不见,疑是用汉辞也。晋武帝泰始二年,郊祀明堂,诏礼遵用周室肇称殷祀之义,权用魏仪。后使傅玄造《祠天地五郊夕牲歌》诗一篇,《迎神歌》一篇。宋文帝使颜延之造《郊天夕牲》、《迎送神》、《飨...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