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_《日知录》

...也”。 “天地�,万物化醇。”善之为言犹醇也。曰:何以谓之善也?曰:诚者,天之道也。岂非善乎? ○形而下者谓之器“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非器则道无所寓。说在乎孔子之学琴于师襄也,已习其数,然后可以得其志;已习其志,然后可以得其...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4410.html

厚黑丛话卷四_《厚黑学》

...舛错。“生之谓性”之生字,作生存二字讲,生存为人类重心,是世界学者所公认的。告子言性,以生存二字为出发点,由是而有“食色性也”之说,有“性无善无不善”之说,又以杞柳湍水为喻,其说最为合理。宋儒反认为根本错误,一切说法,离开生存立论,所以才...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4224.html

附录 得象忘言、得意忘象_《周易注》

...无为法则。盖在王弼的心目中,究极而言,《易》之卦所表征的以及《易》之文辞所诠说的,主要是宇宙间繁复杂、有形有象的各种具体物象(所谓“有”),而对于作为这些具体物象共同本体和存在根据的“无”,则很少直接触及;与此同时,透过《易》之卦所表征...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3465.html

卷三十五 泰州学案四_《明儒学案》

...了,故忠孝之心自不容已。非无形可见,合性处方是命也。 今人乍见孺子入井,怵惕恻隐之心,动处即是天根,归原处即是月窟;纔参和纳交要誉恶声意思,便是人根鬼窟矣。吾人应用为动作食息,孰非此根此窟用事?俗人懵懵,日用不知,而贤智者又添一番意识见解...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4603.html

共找到124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3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