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问》校诂派治学特色_【中医宝典】

...——皖派朴学家《素问》校诂研究(三) 摘要:本文论述了《素问》校诂派治学特色:一是继承皖派朴学治学风格。皖派治学风格有六点:审名实、重佐证、戒妄牵、守凡例、断情感、汰华辞。朴学家胡澍、俞樾、孙诒让等治《素问》风格一承段玉载、王念孙,多方...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1555.html

标引工具使用说明_【中医宝典】

...此时文献库中的原文会自动调入界面右侧显示界面中,在这我们选择是“黄帝内经素问”。 3.然后将标准名词“小肠手太阳之脉”输入到界面右侧“标准名称”框中。在这可以通过手工录入或通过原文拖入或粘帖完成。 4.将标准名称“小肠手太阳之脉”其他...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5180.html

鼽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①人体解剖部位名称。系指面颊、颧骨处。《素问·气府论》:“面鼽骨空各一。”②病证名。系指鼻流清涕的证候。《素问·金匮真言》:“故春差病鼽衄。”《素问玄机原病式》卷一:“鼽者,鼻出清涕也。”③病证名。系指鼻塞不通的证候。《释名·释疾病》解释...

http://qihuangzhishu.com/192/1437.htm

泪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人体生理性分泌物名称,系指具有清洁和润泽眼珠作用水样液体。属人体正常生理性液体。为五液之一。即眼泪。若无有悲伤而见流泪者,多属病态。如迎风流泪等。《素问·宣明五气》:“肝为泪”,肝开窍于目,凡病态之泪出,多与肝有关。治宜审证求因,辨证...

http://qihuangzhishu.com/191/1361.htm

素问》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而载于《汉书·艺文志》。东汉末张仲景撰《伤寒杂病论》、魏末皇甫谧撰《针灸甲乙经》时,《汉书·艺文志》十八卷本《黄帝内经》传本即已不复存在,不仅被分割为《素问》、《九卷》或《针经》两书,而且“亦有所记亡失”。《素问》在汉魏、六朝、隋唐各代皆...

http://qihuangzhishu.com/196/2291.htm

素问遗篇》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医经著作。又名《黄帝内经素问遗篇》、《素问佚篇》、《素问亡篇》。一卷。撰人佚名(一作北宋·刘温舒撰)。本书是唐以后人因《素问》王冰注本中独缺刺法论篇第七十二、本病论篇第七十三两篇,遂予托名写成。内容以论述运气学说中的前后升降、迁正退位等...

http://qihuangzhishu.com/196/2282.htm

养生_《素问悬解》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素问》林亿新校正云:按,王冰不解所以名《素问》之义及《素问》之名起于何代。按,《隋书·经籍志》始有《素问》之名,《甲乙经》序,晋·皇甫谧之文巳云:《素问》论病精辩。王叔和,西晋人,撰《脉经》,云出《素问》、《针经》。汉·张仲景撰《伤寒卒...

http://zhongyibaodian.com/suwenxuanjie/1290-23-1.html

灵枢简介_【黄帝内经】

...《灵枢》亦称《九卷》、《针经》、《九灵》、《九墟》等。汉魏以后,由于长期抄传出现多种不同名称传本。唐·王冰所引用古本《针经》传本佚文与古本《灵枢》传本佚文基本相同,说明为一共同祖本。 但与南宋史崧发现《灵枢》传本(即现存《灵枢》传本...

http://wenxue360.com/huangdineijing/archives/209.html

“闭月、羞花、沉鱼、落雁”由来_古代美女_【文学360】

...“闭月、羞花、沉鱼、落雁”由来 与西施、貂蝉、杨玉环并称为中国古代四大美女,其中西施居首,是美的化身和代名词。四大美女享有“闭月羞花之貌,沉鱼落雁之容”。“闭月、羞花、沉鱼、落雁”是一个个精彩故事组成历史典故。“闭月”,是述说貂蝉拜月...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7043.html

《黄帝素问宣明论方》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均先引《素问》医论,作者加以引伸,并制定处方。本书从分析《素问》一书中所论及各种病证,并结合作者临床经验一一制定处方这是一种大胆尝试。不仅补充了《素问》所记病候缺乏方药不足,并反映出刘氏偏重寒凉、降火益阴为主治疗大法。现有多种明、...

http://qihuangzhishu.com/169/701.htm

共找到855,909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3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