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脉同诊救症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患者时运用。若寸口脉微弱,但趺阳脉有力,示胃气尚存,有救治可能;若无,则胃气绝,难救。而太溪候肾气,先天之本,存则若树之有根,无则根断,难救。临床实践证明,症三脉同诊有生死相关的诊断意义,是中医临证时决断生死,救治症的一大优势。 ...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80610.html

北海 调理脾胃有益养生_【中医宝典】

...北海:1931年出生。主任医师、教授。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曾任北京中医医院副院长。从事中西医结合医疗及中医脾胃学说的理论研究50余年。 中医学认为,人的疾病、寿夭与五脏六腑的关系非常密切,正如《灵枢》指出的“五脏...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5462.html

中山狼,得志便猖狂。全诗赏析

...出自:清代诗人曹雪芹的《红楼梦》 原文如下: 子中山狼,得志便猖狂。 金闺花柳质,一载赴黄粱。赏析 红楼梦这本书是一本讲因果报应的书,宣扬一种宿命,开头就说贾宝玉的前世为神瑛使者,林黛玉为祥株草,为报灌溉之恩,在人间实现一种以泪还水的...

http://wenxue360.com/mingju/mingju-142.html

部》原文-出自《说文解字》卷十三_字书_【文学360】

...《部》 8467、部::繋也。从糸丿声。凡之属皆从。 8468、部:孙:子之子曰孙。从子从,续也。 8469、部:緜:聮微也。从从帛。 8470、部:䌛:随从也。从䚻声。 ...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2717.html

证_《圆运动的古中医学》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小儿咳吐多日、胸腹煽动、头身发热、手足厥冷、昏迷不食,百治不效,此证也。方用燕子窝泥一块,重约三两,研细,生桐油半酒杯,将泥拌匀,上火炒热,放地候温。先将小儿脐眼,用棉花溅烧酒少许,略洗。用胡椒末一分,放肚脐眼中,人发盖着。再将桐油泥包...

http://zhongyibaodian.com/yuanyundongdeguzhongyixue/1101-13-27.html

第二十三回 地利人和援绝可守 依恃势求隙而攻_《海国春秋》

...千百丈的深溪,重关筑于两岭峙立回折处,果然险峻!因左右峰峦似雁翅展起的形状,又呼为雁翼关。真系一夫匹马,万人莫过。客卿归帐,持出锦囊,问众将道:“兹有密计,谁能捐躯建功?”信恒、甘淡齐道:“末将愿往。”客卿道:“汝二人再带鼓椽、苍敏、盛欣...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31908.html

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眼球后方与脑相连的组织。亦称眼。《灵枢·经脉》:“心手少阴之脉……其支者,从心系上挟咽,。”又《灵枢·寒热病》:“足太阳有通项入于脑者,正属目本,名曰眼。”相当今之视神经、球后血管等。...

http://qihuangzhishu.com/191/1567.htm

调元固丸_【中药方剂】中医药方,中药方

...目录 《医级》调元固丸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医级》:调元固丸【处方】熟地6两(蒸晒),当归3两,白芍3两,川断(俱酒炒)3两,阿胶3两,人参(片焙)1两,白术(土炒)2两,茯苓(人乳拌蒸)2两,甘草(蜜炙)2两,杜仲(盐水炒)...

http://zhongyaofangji.com/d/diaoyuanguxiwan.html

乙状结肠膜_《人体解剖学》_中医针灸书籍_【岐黄之术】

...乙状结肠膜sigmoid mesocolon位于左髂窝,将乙状结肠于盆壁。膜根附着于左髂窝和骨盆的左后壁,内含乙状结肠的血管、淋巴管、淋巴结和神经等。由于乙状结肠活动度较大,加之膜较长,故易发生膜扭转而致肠梗阻。...

http://qihuangzhishu.com/970/485.htm

春闺怨·不雕鞍门前柳简析_【古诗文大全】

...这首《春闺怨·不雕鞍门前柳》写青楼女子晚景凄凉的景况。曲子写道:门前柳老,难雕鞍,车马冷落;容颜憔悴,羞与花对。风雨黄昏后,倍添凄凉;楼中人虽在,已是明日黄花,再没有人识赏。夜长愁更长。这支小令充分表明:青楼中人,以色事人,卖笑为生,...

http://wenxue360.com/gushiwen-shangxi/4709.html

共找到58,435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3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