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病的病理特征为胰腺的发育不良,主要为外分泌组织发育不良,表现腺泡细胞稀少,而胰岛发育正常,胰腺分泌液总量、HCO3-含量正常。同时伴有骨髓粒细胞系发育不良,偶有巨核细胞缺乏,可有骨骼干骺端软骨发育不良,骺部有局灶性钙化缺失。...
...,主要提示血中缺乏补体C3,常见于反复感染、齿龈炎、中耳炎及外周血中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等。中性粒细胞趋化功能缺陷还见于che-diak-Higashi综合征、迟钝性白细胞综合征、肌动蛋白功能不全症、膜糖蛋白缺陷症、高IgE综合征等。...
...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生日能,granulocyte-macrophage colony-stimulatingfactor,GM-CSF)在T-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成纤维细胞、血管内皮细胞均有合成。它与白细胞介素3(...
...吞噬细胞趋化运动减弱,使机体容易感染。中性粒细胞趋化性试验常可作为临床上某些疾病患者中性粒细胞运动功能的检测指标。中性粒细胞趋化性降低,主要提示血中缺乏补体C3,常见于反复感染、齿龈炎、中耳炎及外周血中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等。中性粒细胞趋化功能...
...大出血、急性溶血、急慢性粒细胞白血病、霍奇金病、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等。 ④组织坏死:心肌梗死、坏疽、新生物坏死、烧伤等。 ⑤其他:脑出血、脑肿瘤、手术后、库欣综合征、黏液性水肿、恶性肿瘤、恶病质等。 (2)中性粒细胞减少: ①重症感染:重症...
...、烧伤等。 减少见于: (1)某些感染:细菌感染(如伤感、付伤寒);病毒感染(如流感、风疹、麻疹)。 (2)某些血液病:再生障碍性贫血、急性粒细胞缺乏症、恶性网状细胞增多症。 (3)脾功能亢进:各种原因所致的脾肿大,如肝硬班替氏综合症。 (...
...『标本采集』手指血20毫升,注入盛有嗜好酸性细胞稀释液中,混匀。『正常值范围』(00.05-00.3)*109/L『临床意义』增高:支气管哮喘,荨麻疹,湿疹,寄生虫病,何杰金氏病,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阿狄森病病,西蒙病,席汉病.降低:使用...
...主要症状。药源性的中性粒细胞减少症和药物热均被视为由免疫系统介导,或对骨髓的直接抑制造成的。其特点为发病晚,发生可逆性中性粒细胞减少,停药后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2~5天可恢复正常。而体温升高出现于用药7天或7天以后,停药后2~3天消退。...
...、酚噻嗪类、氯霉素、合霉素等。 ⑤放射线照射:放射病等。 ⑥胶原性疾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等。 ⑦脾脏疾病:斑替(Banti)综合征、肝硬化、费耳替(Felty)综合征等。 ⑧先天性疾病:周期性中性细胞减少症、先天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家族性良性...
...,时间多数不超过1个月。 周围血白细胞可正常或稍增高,嗜酸粒细胞明显增高,可达10%~20%,或1000~2500/mm3。痰液中亦可见到较多嗜酸粒细胞。 诊断 本症的诊断主要根据外周血嗜酸粒细胞增高伴游走性肺部浸润灶,且临床症状轻微,能...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