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痛、咳喘减轻,痰由稀变稠,口渴思冷,舌淡红,苔薄黄,脉弦略数。作x线检查,胸水消失。此饮邪已净,证从阳化。仍拟小柴胡汤加减:柴胡15g 花粉15g 苏子15g 党参10g 甘草6g 石膏30g 二剂按:《金匮·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饮后...
...产妇郁冒,其脉微弱,呕不能食,大便反坚,但头出汗。所以然者,血虚而厥,厥而必冒,冒家欲解,必大汗出。以血虚下厥,孤阳上出,故头汗出。所以产妇喜汗出者,亡阴血虚,阳气独盛,故当汗出,阴阳乃复。大便坚,呕不能食,小柴胡汤主之。方在“呕吐”。...
...下利,有微热而渴,脉弱者,令自愈。此段见《伤寒·厥阴》。下利,有微热而渴,是阳复矣。脉弱则木邪欲退,故令自愈。...
...时常惊悸而奔豚不作者,己土未败,而风木不能遽发也。然悸动未息,则奔豚虽不发作,而发作之根,未尝不在。当其少腹硬块,岁月增长,即不必发作,而祸根已伏,不可不察也。奔豚一师曰:奔豚病,从少腹起,上冲咽喉,发作欲死,复还止,皆从惊恐得之。《难经》...
...,叙述较系统扼要。其中《伤寒》、《金匮》部分除对原文订正并予注释外,还征引了清以前伤寒各家的论述。各科心法要诀,以歌诀体概括疾病诸证的辨证施治,全面而系统,准确而精辟。切于实际,易学易用。本书刊行后深受读者的欢迎,流传颇广,成为学习中医的...
...,叙述较系统扼要。其中《伤寒》、《金匮》部分除对原文订正并予注释外,还征引了清以前伤寒各家的论述。各科心法要诀,以歌诀体概括疾病诸证的辨证施治,全面而系统,准确而精辟。切于实际,易学易用。本书刊行后深受读者的欢迎,流传颇广,成为学习中医的...
...魏荔彤《金匮要略方论本义》(1721),陈修园《金匮要略浅注》(1803)等等,但最有特色的是尤怡的《金匮要略心典》与黄元御的《金匮悬解》。1、尤怡的《金匮要略心典》尤怡的《金匮要略心典》(1729)可谓是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一部《金匮要略》...
...淋家,不可发汗,发汗则必便血。淋家土湿木郁,怒生风燥,汗之再亡血中温气,风木愈郁,疏泄失藏,必便血也。此段见《伤寒·不可汗》中。...
...下利,脉反滑者,当有所去,下之乃愈,宜大承气汤。此段见《伤寒·可下》中。宿食在中,郁格阳气,不得内济,无复阴气之翕聚,是以脉滑。...
...热利下重者,白头翁汤主之。此段见《伤寒·厥阴》。肝气遏陷,郁生下热,魄门重坠者,宜白头翁汤。白头翁清少阳之相火,黄连清少阴之君火,黄柏、秦皮,泻厥阴之湿热也。...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