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性免疫作用。10mlu/m1抗HBs为具有免疫力的临界水平.低于此值,说明免疫失败。接受乙肝疫苗接种者,血中一旦出现除抗HBs以外的标志物,则应视为既往HBV感染。 一般情况下,血清中抗HBs和HBsAg不同时存在,若同时检出,可能为抗...
...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如虚脱、、痉挛、脑炎或脑病,重度的反应,则不应给予以后针次的接种或者加强免疫。 有神经系统疾病的儿童,例如癫痫或者脑病,不应该给予含有全细胞的百日咳疫苗、疫苗、乙脑疫苗。 有免疫缺陷病或使用免疫抑制剂者,不应接种活的疫苗...
...■治疗性乙肝疫苗分类应确切 针对日前有媒体报道治疗性乙肝疫苗可分为蛋白疫苗、DNA疫苗和多肽疫苗的说法,郭利民教授表达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依据治疗性疫苗的组成成分来分类的确切表述应该是合成肽疫苗、基因(核酸)疫苗和抗病毒多肽疫苗。 合成...
...慢性乙肝病人经皮下注射30微克或更大量的乙肝疫苗(表面抗原),可使慢性乙肝患者中树突细胞功能十分低下者有可能诱生出一定的免疫应答。单用乙肝疫苗,疗效还不令人满意,可采取乙肝疫苗加各种佐剂或其他非特异的免疫调节剂的方法,如乙肝疫苗加各种...
...经过某种疫苗接种后,如果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如虚脱、、痉挛、脑炎或脑病,重度的反应,则不应给予以后针次的接种或者加强免疫。 注射百白破疫苗后当天严禁洗澡,24小时后注射部位出现红肿、硬痂必须热敷,一天3-5次,坚持到消肿为止。注射乙肝疫苗...
...可在按国家计划免疫程序8月龄接种麻疹疫苗后,12~18月龄再接种一剂mmr疫苗,既保证了对单价麻疹疫苗免疫的可靠性,又预防了风疹和流行性腮腺炎。在经济水平相对滞后的地方,可在12~18月龄时分两次或一次在不同部位接种单价风疹疫苗和单价腮腺炎...
...疫苗分为两类。第一类疫苗,是指政府免费向公民提供,公民应当依照政府的规定受种的疫苗,包括国家免疫规划确定的疫苗,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在执行国家免疫规划时增加的疫苗,以及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或者其卫生主管部门组织的应急接种或者群体性所使用...
...控制预防中心接种乙肝疫苗。一般应进行三次注射,第一次注射后有30~48%产生乙肝表面抗体,第二、三次注射后分别有78~91%,96%产生乙肝表面抗体。经过三针乙肝疫苗接种后,仍然有5-10%的人没能产生乙肝表面抗体。对于这些经过接种乙肝疫苗仍...
...证明质量可靠。但是我国尚未将此疫苗纳入全国儿童计划免疫程序之中。据报道,上海市和山东省已普遍为儿童接种风疹疫苗,北京市也已将风疹的预防接种纳入到儿童计划免疫程序之中。我国还生产出麻疹、风疹、腮腺炎三联疫苗(简称腮疫苗),接种此种疫苗可以同时...
...免疫预防是根据传染或感染性疾病的发病情况和人群免疫水平,利用疫苗进行免疫接种,以达到预防和控制相应疾病的目的。按规定的免疫程序,有计划地利用疫苗进行免疫预防接种,就是我们所熟悉的“计划免疫”。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新疫苗被不断研制出来,旧的...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