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预防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秦汉时期,预防疾病措施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即使用香药和隔离病院。佩带或焚烧香药以预防传染病古已有之。《山海经》载有熏草等7种药物,“佩之,可以已厉(疠)”。秦汉时期,帝王身旁常置有香药,此《史记·礼书》亦有记载。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一批香囊...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74.htm

第一章第五节土司制度对壮医药影响_【中医宝典】

...壮族地区土司制度 , 渊源于秦汉士官土吏 , 开始于唐宋羁麽制度,形成发展于元代 , 全盛于明代 , 没落于清代 , 消亡于民国时期。 土司制度从开始到消亡经历了 1000 多年漫长历史 , 而这一时期正 是壮族医药初步形成和发展...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7373.html

历史悠久蒙药_【中医宝典】

...成吉思汗以前居住在鄂毕河上游森林里“兀刺速惕、帖良古惕和客思迷这些部落熟悉蒙古药剂,以用蒙古方法很好地治病闻名于世”史实。 元代时,随着国内各兄弟民族间经济文化广泛交流,欧、亚两州各国之间频繁交往,蒙医药也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药物...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7066.html

第三章第一节壮医药萌芽_【中医宝典】

...骆先民便逐渐意识到,有些植物对人体有毒,而有些则能治病,从而促成了原始医药萌芽。我国历史上有"神农尝百草,一日而遇七十毒"传说,这不仅是中药(汉药)起源论述,壮族古代医药起源自然也是遵循这一规律发展起来。到了先秦时期,壮医除了针刺疗疾...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7294.html

第四章第一节早期农业对壮医药促进作用(1)_【中医宝典】

...水源条件好 , 适宜稻谷生长 , 壮族先民早在 4000 年前就会稻作耕种,防城亚荒山、马兰嘴山、杯就较山贝丘遗址发现磨盘、石菩就是壮族先民种植水稻证据。 壮族地区早期农业发展,农作物耕种, 对壮医药发展和壮医药知识积累起到了...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7302.html

交流误区_【中医宝典】

...出现了不和谐现象,就使一些夫妻无所适从地走进了性交流误区,反而影响了性生活质量进一步提高。所以,有必要提醒围城中人,讲究性交流方式方法,别闯偏向极端红灯。 其一,性交流要看时间看场合。有的夫妻理解性交流应在性爱进行中交换意见和感受...

http://zhongyibaodian.com/zs/41565.html

明代中外医学交流_《中国医学通史》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医书整理研究和中国药“乡药化”事业。先后撰写了《乡药集成方》、《医方类聚》、《东医宝鉴》和《寿养丛书类聚》等,在中朝医药交流史上作出重大贡献。《乡药集成方》由朝鲜集贤殿直提学俞孝通、典医监正芦重礼和典医监副正朴元德等主笔,以《乡药济生集成...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guoyixuetongshi/1029-15-9.html

晚清时期我国中医药教育_中医常识偏方_【中医宝典】民间中药偏方

...近代中医教育发展大体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晚清时期,从清同治元年(1862年)京师开设同文馆、太医院教习厅复设医学馆,至光绪末年各地出现中医社团组织,为官办医学教育延续及民办中医教育之兴起。 第二阶段北洋政府时期,从民国二年(...

http://zhongyaofangji.com/pianfang/4841.html

论蒙药起源与发展_【中医宝典】

...使因消化不良引起疾病减少。如人们伤寒感冒时,服用饮膳正要》记载了具有蒙古族特有食疗配方,且广泛应用于宫廷及民间,一直流传至今。 在元代,国内各民族文化交流和中西文化交流很频繁,占有重要历史位置。此期,蒙医药理论及市场也有了较大进展,...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7103.html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医学_中医文化中医发展_【中医宝典】

...直到公元589年隋灭陈,才再次结束割据局面,使全国重归统一。 从东汉末年到隋统一全国近400年间,是中国社会发展历程中最纷乱时期之一,这个时期也是中国各民族大融合一个时期,促进了经济文化交流。在北方和长江上游地区,先后有曹魏和蜀汉分别...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285.html

共找到849,135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3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