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有三分之一的Ⅱ型糖尿病患者发病初期通过控制饮食可以把血糖控制在理想水平。但是,控制饮食并不是减少吃饭的次数,更不是不吃早餐。 若不吃早餐,血糖来源减少,就不能为机体的正常代谢提供必要的能量。机体就会分解自身的脂肪,并在肝脏内把脂肪转化为...
...有些中老年人眼皮上会长出米粒大小圆形或椭圆形、扁平隆起、质软的淡黄色疣状物,医学上称为睑黄疣。睑黄疣是血脂增高的信号,是由于血液中胆固醇长期蓄积,使过剩的胆固醇在眼皮上发生沉积的结果。除眼皮外,胳膊肘、大腿、脚后跟等地方也是好发部位。中性...
...“对糖尿病患者来说,血糖波动越大,并发症发生率越高。”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内分泌代谢科副主任医师洪洁告诉记者,导致血糖波动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患者最容易忽视的是,他们在服用降糖药物的同时,常常还在合并使用降压药、心脏病用药或者...
...1.甲亢性心脏病 16~73岁都可发病,发病率占甲亢患者的13.4%~21.8%,常发生于甲亢后2~3年,除有典型甲亢临床表现外,其心电图常有窦性心动过速、心房纤颤、心房扑动、房室传导阻滞、室性期前收缩、心肌损伤与心肌肥大等。心脏扩大可呈...
...是由神经系统问题所致。有一些肌无力总是随疾病而来,且常随年龄老化发生。肌无力原因原因病例主要后果脑损伤脑卒中或脑肿瘤脑损害对侧躯体无力或瘫痪,语言、吞咽、人格及思维可能受累脊髓损害颈或背部损伤,脊髓肿瘤,椎管狭窄,多发性硬化,横贯性脊髓炎,...
...~4个月查一次眼底,并及时行眼底造影检查,符合条件的再进行激光治疗,以便好好保护视力,对于患眼,最好“省着用”,尽量减少看电视、电脑的时间。 其实,良好的血糖控制是预防和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最基本方法,糖友们必须长期控制血糖,长期监测...
...病程超过5年以上者,要经常查肾功能、尿蛋白定性、24小时尿蛋白定量,并注意测量血压,做眼底检查。二是在有条件时,应做尿微量蛋白测定和β2-微球蛋白测定,以早期发现糖尿病性肾病。三是如果确定为微量白蛋白增加,并能排除其他引起其增加的因素,应...
...1型糖尿病患者常出现典型的“三多一少”症状,口渴、尿量增加、食欲增加、体重下降,患儿常因这些症状被发现。儿童2型糖尿病大多起病隐匿,加上患儿体胖能吃,看上去营养状况良好,很容易被忽视而延误诊断。虽然2型糖尿病起病缓慢,症状不明显,但其产生的...
...关于的控制标准目前国内尚乏统一的标准,一般认为除临床症状改善、恢复标准体重上下5%以内外,还应包括血糖、尿糖控制的标准。为长期较好地控制血糖,糖尿病患者应勤查尿糖,定期复查血糖。表中血糖包括:空腹,餐后1、2、3小时血糖,若患者不能做到,...
...缓解。但以眼部症状起病者,约80%可逐渐累及其他肌群,只有20%患儿仅仅累及眼肌。多数病例经免疫抑制药、胸腺切除及胸腺放疗等治疗可能得以治愈。 重症肌无力患儿最初几年的病死率为5%~7%,死于重症肌无力本身者,多数病程在5年以内;死于...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