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素问·通评虚实论译文

...滑大者生;脉搏悬涩者死。五脏病各以相克的时日而预测死期。 黄帝道:癫疾的预后怎样? 岐伯说:脉来搏而大滑,其病慢慢的会自己痊愈;要是脉象小而坚急,是不治的死证。 黄帝道:癫脉象虚实变化怎样? 岐伯说:脉虚的可治,脉实的主死。 黄帝道:消渴病...

http://wenxue360.com/guji-fanyi/810.html

黄帝内经·素问·通评虚实论译文

...滑大者生;脉搏悬涩者死。五脏病各以相克的时日而预测死期。 黄帝道:癫疾的预后怎样? 岐伯说:脉来搏而大滑,其病慢慢的会自己痊愈;要是脉象小而坚急,是不治的死证。 黄帝道:癫脉象虚实变化怎样? 岐伯说:脉虚的可治,脉实的主死。 黄帝道:消渴病...

http://www.wenxue360.com/guji-fanyi/810.html

说中医“科学”和“不科学”本身就不科学_【中医宝典】

...描述,它还有进一步的“定量”描述,那就是乘侮。 相乘:乘,乘机,以强凌弱。在相克的一对中,如果克者过于强盛,则将造成被克者过于虚弱,疾病就产生了。例如:木克土是正常的过程,但如果木过于强盛,而土在正常范围,则将导致克土太过,人就生病了,谓之“...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3691.html

协调平衡_《中医养生学》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生成的,而且在五行之间存在着相生和相克的“生克制化”的联系,从而维持着自然界的生态平衡和人体生理的协调平衡。现代研究认为,元素的形成、地球的形成和人类进化都是物质演化到某个阶段达到动态平衡的结果。根据物质演化规律认为,人类要健康长寿,就必须...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xiyiyangshengxue135/152-4-9.html

俯仰天地 天人合一——略谈五行学说与中医_【中医宝典】

...“行”字是说这五种物质形态是相互变化的、相互影响的。这种变化和影响就是相生和相克。 所谓相生是说一种物质形态对另一种物质形态具有促进、增长和滋生作用。所谓相克,是指一种物质形态对另一种物质形态的生长和功能具有抑制和制约作用。五行之间的相生...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1787.html

周仲瑛_复法运用解析--国医大师周仲瑛讲中医临证技巧(八)_中医名医大全_【中医宝典】

...配伍川芎、赤芍、丹参、失笑散等。多脏兼顾五脏互为资生制约,脏与腑表里相合,病则互相影响。故治疗不仅要按其相生、相克关系从整体角度立法,有时还需两脏或多脏同治,把握疾病传变的规律,采取先期治疗,如肝病当宗“见肝之病,知肝传脾”之意,肝脾同治。...

http://zhongyibaodian.com/mingyi/zhouzhongying/1103-3-8.html

论衡·卷十四·谴告篇译文

...没有起到帮助君主觉悟的作用,而是帮着随寒气从温气,这不是上天的意愿,也不是上天爱护君主降下谴告的适当办法。 凡东西能相克的,必然性质不同;能相辅相成的,必然元气相同。所以离下兑上叫“革”。革,是变更的意思。火与金不同气,所以能够相克。如果...

http://wenxue360.com/guji-fanyi/4814.html

中医理论与五行学说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的运行方式不同。五行之间,以季节相邻的次序相生,以季节相间的次序相胜,也就是相克。《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所说的“天有四时五行,以生长收藏,以生寒暑湿燥风”,也是把四季和五行联系起来的。因此在《黄帝内经》里,又把五行叫作“五运”。 这些都说明...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69418.html

调适五脏听古琴五音_养生文化_【中医宝典】

...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将角、徵、宫、商、羽五音分属木、火、土、金、水,从而五音与五脏相通,有了“五脏相音”学说,即宫声入脾,商音入肺,角声入肝,徵声入心,羽声入肾。与五行的相生、相克相似,五音也是对立统一的,宫生徵,徵生商、商生羽、...

http://zhongyibaodian.com/yangsheng-2/a5183.html

内传下_《天玉经》

...龙折水之法。古法以一龙为父母,二龙为子息,三龙为兄弟,四龙为孙嗣。折水宜由孙子以达父母,为倒排父母,吉;由父母以达子孙,凶。吴公曰:父子相生旺财帛,兄弟同生强官禄;父子相克主刑伤,兄弟相克换妻媳。乃折水关杀也。 一龙宫中水便行,子息受艰辛。...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4880.html

共找到222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3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