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营两燔_因病术语解释_【中医宝典】

...气营两燔指气分和营分邪热炽盛的。 【气营两燔】 指气分和营分邪热炽盛的。主要病状有壮热、烦渴、神志昏迷、斑疹隐约可见,舌络苔黄燥等。如斑疹较多,或有吐血、衄血、便血,抽搐等血分症状的,称为气血两燔。...

http://zhongyibaodian.com/shuyu/a15765.html

烂疔因病_中医辩证病因辩证_【中医宝典】

...,范围甚大,皮肉迅速腐烂,轻按患处有捻发音,溃后流臭秽污血,易并发走黄而危及生命。 本病相当于西医学的气性坏疽。 [因病] 1.皮肉受损邪毒入侵 由于皮肉破损,邪毒乘虚而入,经络阻隔,患肢麻木,间歇疼痛,全身有烦躁、发热、口渴表现。 2...

http://zhongyibaodian.com/bianzheng/b32291.html

三焦虚寒_因病术语解释_【中医宝典】

...三焦虚寒指上、中、下三焦虚寒。 【三焦虚寒】 指上、中、下三焦虚寒。上焦指心肺的虚寒;中焦指脾胃的虚寒;下焦指肝肾的虚寒。水肿病和下消之一。...

http://zhongyibaodian.com/shuyu/a15790.html

病毒性心肌炎愈后_儿科循环系统疾病_【中医宝典】

...疤痕形成,成为后遗症。还有部分患者由于急性期后炎症持续,转为慢性心肌炎,逐渐出现进行性心脏扩大、心功能减退、心律失常,经过数年或一、二十年后死于上述各并发症。各阶段的时间划分比较难定,一般可以6个月以内为急性期,6月至1年为恢复期,1年以上为...

http://zhongyibaodian.com/erke-2/b3565.html

热盛风动_因病术语解释_【中医宝典】

...热盛风动又称“热极生风”。 【热盛风动】 又称“热极生风”。多由热邪太甚,伤及营血,燔灼肝经而致。在未发展为衰竭之前,多属实证,多见于小儿高热惊厥、及流脑、乙脑、中毒性痢疾、败血症等。参见“风火相煽”条。...

http://zhongyibaodian.com/shuyu/a15783.html

三叉神经痛的因病_五官口腔科三叉神经痛_【中医宝典】

...被扰,或痰凝、或血瘀,或阴虚阳亢等都是三叉神经痛的主要...

http://zhongyibaodian.com/wuguan-2/b12093.html

心肌炎后遗症de营养疗法_【中医宝典】

...病毒性心肌炎是一种常见病,很多人患病后由于缺乏对此病的认识,忽视了及时、正确的治疗,以及合理休息,常留有后遗症,反复出现心脏早搏,影响正常的生活和工作。 治疗心肌炎后遗症,一般是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近年来的研究发现,很多疾病的发生与体内...

http://zhongyibaodian.com/zs/16281.html

血不归经_因病术语解释_【中医宝典】

...血不归经即血液不循经脉运行而溢出于外。 【血不归经】 血证之一。又叫“血不循经”。即血液不循经脉运行而溢出于外,如崩漏、吐血,衄血、便血、尿血等。由气虚、气逆、血瘀、火热等多种原因引起。...

http://zhongyibaodian.com/shuyu/a15919.html

中医对新生儿黄疸的因病是如何认识的?_儿科新生儿常见疾病_【中医宝典】

...关于新生儿黄疸的因病,从湿热蕴结、脾胃虚寒、瘀积发黄三方面来考虑。 (1)湿热蕴结 由于孕母内蕴湿热,传入胎儿;或婴儿胎产之时,出生之后感受湿热邪毒而发。正如《证治准绳》所说:“皆因乳母受湿热而传于胎儿也。”《医宗金鉴》也说:“儿生遍...

http://zhongyibaodian.com/erke-2/b3328.html

风疹因病分析_皮肤病_【中医宝典】

...变生瘾疹。” 风疹时邪毒轻,一般只犯于肺卫,蕴于肌腠,邪毒外泄后能较快康复。若邪毒阻滞少阳经络,则耳后、枕部?核肿胀,胁下可见痞块。只有很少患儿邪势较盛,可内犯气营,形成燔灼肺胃之证,但只要治疗及时,也能却邪而安。因此,多数病情不重,...

http://zhongyibaodian.com/pifubing/b20371.html

共找到176,154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3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