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外治痰之剂_《科纲要》_中医外科书籍_【岐黄之术】

...,茅草塞焉。此四肢百骸皮里膜外,所以停痰积饮之渊源;而外发痈,亦往往而多痰证。则治者,可不于此加之意乎。惟痰能为,其基础则本于气机之阻滞,其成就亦别有感触之原因。有因外风时热以激动其痰者,则风性升腾,上行而迅疾,其证多在颈项腮颐,如发...

http://qihuangzhishu.com/805/36.htm

鼓槌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病名。①痈疽引致肢体形似鼓槌者。见《科心得集》卷上。即腕痈,详见该条。②指肢节酸痛,肿胀,形若鼓槌者,称鼓槌。见《解围元薮》卷一。③见《外科证治准绳》卷四。即鹤膝。详见该条。...

http://qihuangzhishu.com/168/1538.htm

续随子叶_【中药材大全】中药大全

...化学成份】含山柰酚和槲皮素的3-葡萄糖醛酸甙、谷甾醇等。 【药理作用】见"千金子"条。 【功能主治】①《日华子本草》:"叶汁敷白、面?(’面?’,《纲目》引作’疬’)。"②《纲目》:"捣叶敷蝎螫。" 【摘录】《中药大辞典》 ? 相关中药...

http://zhongyaocai360.com/X/xusuiziye.html

《证治准绳·医》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面部(二) 发眉 目 鼻疽 发髭 颧 发颐(腮) 面疮 牙叉发 承浆痈 痈疽部分·耳部(三) 耳发 耳内疮 耳根毒 耳后疽(参发颐) 总论 痈疽部分·口齿部(四) 口疮 牙痈 骨槽 上痈 唇疮 痈疽部分·项部(五) 百脉疽 项痈 ...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gzhizhunshengyangyi/index.html

论外温养之剂_《科纲要》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外非无寒病也。天寒则水泽腹坚,人血凝涩留着不行,壅而为,理有固然,无足怪者。然而病之寒,只是阳凝之气,袭于络脉,非脏腑之真寒可比。故治寒之剂,温经宣络,疏而通之,一举手间无余蕴矣,固无所用其大温大热,九牛二虎之力者也。以颐所见外之...

http://zhongyibaodian.com/yangkegangyao/805-6-8.html

症_《续名医类案》_中医医案书籍_【岐黄之术】

...魏玉横治吴性全,忽患症如疠风,眉毛脱落,面额褪皮,皮去,肉色又如白癜风,耳前后,目上下,多生小疖,乳旁及腿上亦有,颇多脓血。往时久病喘,予以养肝之剂愈之。自是,足趾缝及两旁常作痒,出稠水。及面既发,足疾顿愈。有指为者,有指为湿者,指为...

http://qihuangzhishu.com/345/368.htm

论肿退消之剂_《科纲要》_中医外科书籍_【岐黄之术】

...。而或者乃仅仅于部位上形色上求之,抑末矣。如病本外因,则风寒暑湿之侵淫,既各随其感触而成患。如病本内因,则气血痰郁之壅滞,亦流注于经隧而发大痈。故凡退肿消毒之大法,以治外感,则有者疏其风,有热者清其热,有湿有寒者理其湿、祛其寒。以治内伤...

http://qihuangzhishu.com/805/33.htm

中医治疗鹤膝的中药方剂大全_【中医宝典】

...消肿汤 立应绀珠丹 三气饮 阳和汤 阴毒内消散 伊祁丸 方剂主治:鹤膝 大防风汤 火龙膏 肿敷贴类方 ...

http://zhongyaofangji.com/zhuzhi/hexifeng.html

科心得集》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作者:高秉钧 朝代:清 年份:公元1644-1911年 序一 序二 序三 例言 卷上 证总论 科调治心法略义 申明外实从内出论 辨脑疽对口论 脑疽后论 辨百会疽玉枕疽论 辨夭疽锐毒虚实论 辨大头瘟抱头火丹毒论 辨鬓疽额疽论 辨凤眉疽...

http://zhongyibaodian.com/yangkexindeji/index.html

证治_《三因极一病证方论》_中医方言书籍_【岐黄之术】

...男子精血不调,外为风冷所袭,致阴下湿痒,搔之不已,流注于脚,悉生疮,名曰 。世谓肾脏者,乃认 为肾也。 属宗筋,系于肝,胃阳明养之,阳明主肌肉,循经流入四肢,故使四肢生疮,正谓之 ,非肾脏也。...

http://qihuangzhishu.com/627/906.htm

共找到79,859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3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