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腹弦急,阴头寒,目眩发落,脉极虚芤迟,为清谷亡血失精。”详遗精条。失精①即遗精。《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男子失精,女子梦交,桂枝龙骨牡蛎汤主之。”详遗精条。②情志病。《素问·疏五过论》:“尝富后贫,名曰失精。”详脱营失精条。尸疰...
...夫释缚脱艰,全真导气,拯黎元于仁寿,济赢劣以获安者,非三圣道则不能致之矣。孔安国序《尚书》曰:伏羲、神农、黄帝之书,谓之三坟,言大道也。班固《汉书·艺文志》曰:《黄帝内经》十八卷。《素问》即其经之九卷也,兼《灵枢》九卷,乃其数焉。虽复年移...
...探病须细问,疼痛何由生。寒热分新久,痞满判重轻。喜饮冷和热,二便黄与清。妇女胎产异,经信最为凭。【阐释】问症主要是求知病人的自觉症状,及病程经过,历来甚被重视。《内经》已有记载,《疏五过》、《正四失》两篇,尤反复言及。明李梴列五十馀问,...
...先发于气,寒暑伤人从外入而先着于形。分而言之,则怒气从下上而先发于阴,喜气从上下而先发于阳,寒则人气内藏,故寒之伤人先着于形,暑则人气外溢,故暑之伤人,先着于气也。 括《调经论》、《阴阳应象大论》两篇文)。又曰∶夫邪之客于形也,必先舍于皮毛...
...《太素》卷十四人迎脉口诊及杨上善注,“疏”当作“躁”。)⑥迟,慢,指脉搏跳动缓慢。《灵枢·根结》:“予之短期者,乍数乍疏也。”⑦疏导,疏通。《素问·至真要大论》:“疏其血气,令其条达,而致和平。”⑧(shù)分条陈述。如《素问·疏五过论》。...
...;疾病 ;病因;病机;治则;治法 《内经》中的七篇大论是王冰在整理《素问》时补入的,主要论述运气学说,为《内经》主要学术内容之一。笔者在学习中发现七篇大论对疾病的认识有独到之处,与《内经》其它篇章论述有着鲜明的不同,兹探析如下。 (1) 论...
...即小宽也。加以风冷,则骨解深痛,按之彻骨;或遇冷气相搏,则结瘰疬或偏枯;风热相搏,则变附骨疽”。“治贼风口噤,角弓反张,当归饮方。”②又指病因。四时不正之气。《灵枢》第五十八篇有“贼风”专篇,专谈贼风中人所造成的损害等内容。《素问·上古天真...
...林亿新校正云:按,王冰不解所以名《素问》之义及《素问》之名起于何代。按,《隋书·经籍志》始有《素问》之名,《甲乙经》序,晋·皇甫谧之文巳云:《素问》论病精辩。王叔和,西晋人,撰《脉经》,云出《素问》、《针经》。汉·张仲景撰《伤寒卒病论集》...
...黄帝问曰:人有重身,九月而瘖,此为何也?岐伯对曰:胞之络脉绝也。帝曰:何以言之?岐伯曰:胞络者系于肾,少阴之脉,贯肾系舌本,故不能言。帝曰:治之奈何?岐伯曰:无治也,当十月复。《刺法》曰:无损不足,益有余,以成其疹,然后调之。所谓无损...
...通“亟”。迅急。《素问·脉要精微论》:“浑浑革至如涌泉,病进而色弊。”②变革,改变。《素问·调经论》:“按摩勿释,出针视之曰:我将深之,适人必革。”③指皮肤。《灵枢·逆顺肥瘦篇》:“血气充盈,肤革坚固。”④脉象之一。见“革脉”条。革脉脉学...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