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腹胀取少阴子午针一百四十八_《针灸神书》_中医针灸书籍_【岐黄之术】

...男女腹胀取少阴,半夜子时针涌泉,双取停呼等气全,再用升阴战按。...

http://qihuangzhishu.com/791/173.htm

中医常用内治及施护:吐_【中医宝典】

...吐亦称涌吐。是通过呕吐排除留在咽喉、胸膈、胃脘的痰涎、宿食、和毒物等有形邪,以达治疗之目的的一种方法。包括峻吐、缓吐和外探三种。 1、应用要点 (1)峻吐:用于体壮邪,痰食留在胸膈、咽喉之病证。如痰涎壅塞胸膈的癫痫,宿食...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8913.html

重视针刺多手法,补泻透穴加漆针_医药史料_【中医宝典】

...逐日按时选用原穴”和“飞腾”。高武的“十二经病井荣俞经合需虚泻”(即“子午流注纳支”),都是以经脉气血流注与针灸时间相结合的一种刺,在子午流注针法这一流派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此外,流行于浙西地区的漆针,是我国其他省区所少见的...

http://zhongyibaodian.com/shiliao-2/b34758.html

内经针法_《中医刺灸》_中医诊治书籍_【岐黄之术】

...关于针法的论述涉及到针刺的器具、持针的法则、刺的种类、补泻手法的区分、针刺剂量的掌握、针刺的宜忌、针灸医师的应备条件以及某些疾病的针刺方法。其中最重要的是刺和补泻。...

http://qihuangzhishu.com/113/108.htm

_治则_中医名词术语大全_【中医宝典】

...见清·程钟龄《医学心悟·医门》。程氏把药物治病的作用,归纳为汗、吐、下、和、温、清、补、消。但的实际运用,早在张仲景《伤寒论》中已经赅备。 ...

http://zhongyibaodian.com/TCM-Noun/bafa-2490.html

针法_针灸疗法术语解释_【中医宝典】

...针法是用金属制的针刺激人体上一定的体表部位,以达到治疗目的的方法。 【针法】 是用金属制的针刺激人体上一定的体表部位,以达到治疗目的的方法。古代有“九针”现代常用的主要有毫针、三棱针、皮内针、梅花针等。...

http://zhongyibaodian.com/shuyu/a17781.html

阳明病胃家解_《研经言》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灵》所称阳明为行身前之脉者不同。所以然者,药针法异也。读仲景书,勿执他经以疑此论,亦勿执此论以疑他经可已。经于他篇之首,各举病名,独“胃家”三字浑含之者,以见胃象万物所归,无所复传,其部既广,不可单称一二故也,细读之自知。《千金...

http://zhongyibaodian.com/yanjingyan/769-10-8.html

针灸技术_中医针灸_【中医宝典】

...技术推广 千年前跨湖桥先民已掌握原始针灸技术 拔罐 常用灸法 刺激“人中穴”有讲究 刺络针法针法针法针法 - 江西熱敏灸 军医王文远发明平衡针灸技术在20多个国家传播 冷灸法 留针时间是否每个病人相同 皮肤针法 皮内针法 ...

http://zhongyibaodian.com/TCM/zhenjiujishu-782-1.html

子午流注针法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辛、丁与壬、戊与癸等,称做夫妻互用。若相合时均无开穴,可取十二经的子母补泻穴,称为子母互用。本法以日期的天干为主,因称纳甲(干);以时辰地支为主的子母补泻配穴则称纳子(支)。参见各该条。②针法著作。承淡安等编。书中阐解子午流注学说在针法...

http://qihuangzhishu.com/196/349.htm

皮肤针法_中医针灸技术_【中医宝典】

...【概述】 皮肤针法是一种多针浅刺人体腧穴或特定部位达到防治疾病目的的针刺。因为它的刺激轻微,又只局限在身体表面,适用于儿童病人,所以还被称为“小儿针”。皮肤针法和其他针法不同点,除了刺得浅以外,叩刺的重点还着重在十二经线和皮部,不仅仅是...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jiu-2/b36483.html

共找到166,911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3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