疗法_器具技法_【中医宝典】

...陶疗法是陶片或瓷片为具,在体表特定部位进行浅刺以治病的方法。 陶源于古代的砭石,明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说:“以瓷治病,亦砭之遗意也。”清代人鲍相璈敖在《验方新编》中也有用陶和瓷治疗瘴毒、痧毒等病的记载。直至目前,陶疗法...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jiu-2/a15210.html

_《黄帝内经·灵枢》_中医经论书籍_【岐黄之术】

...未入分肉间也;已入分肉之间,则谷气出。故刺曰:始刺浅之,以逐邪气,而来血气,后刺深之,以致阴气之邪,最后刺极深之,以下谷气。此之谓也。故者,不知年之所加,气之盛衰,虚实之所起,不可以为工也。凡刺有五,以应五脏,一曰半刺,半刺者,浅内而...

http://qihuangzhishu.com/101/10.htm

阴阳二蹻_《丹医秘授古》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蹻主一身之矫捷,入脑而主平衡。一、所候:阳蹻、阴蹻二二、部位:内外四池(经外奇穴也,内外踝直下前后之凹陷中)三、诊法:指按穴,以候酸麻胀痛之气。四、所主:压内池,气下涌泉;压外池,气达至阴穴。以感觉之有无、迟速、长短,判定是否“矫健”...

http://zhongyibaodian.com/danyimishougumaifa/1248-5-22.html

交会穴介绍_中医切诊_【中医宝典】

...交会穴有独特见解的几个问题进行了探讨。如八交会穴固定配穴中,阴经为何要用相生配,阳经为何要用同气配,八穴中为何了四个络穴、两个输穴、两个蹻穴,为什么无手足阳明、足厥阴、手少阴四经之经穴,而单用此八穴就能治疗十二正经及奇经八脉的病症...

http://zhongyibaodian.com/qiezhen/a11493.html

_《灵枢悬解》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宜灸阴,若男阴女阳,则为良工之所禁也。之服,必有法则,上视天光,下司八正,以辟奇邪,而观百姓,审于虚实,无犯其邪。是得天之露,遇岁之虚,救而不胜,反受其殃,故曰:必知天忌,乃言意。于往古,验于来今,观于冥冥,通于无穷,粗之所不见,良工...

http://zhongyibaodian.com/lingshuxuanjie/1291-5-4.html

后世的合理性_中医切诊_【中医宝典】

...后世自《脉经》起已实行将近两千年,其间虽有补苴但发展变化不大,学术性的较大工作不过是对伪《诀》的考辨批判问题而已。 正如日本人丹波元简氏在《学辑要》中说的:“盖尝究之,从前书,叔和而降,支离散漫,殆天统纪,如元明数家,乃不过因循...

http://zhongyibaodian.com/qiezhen/a11539.html

扁鹊介绍_中医切诊_【中医宝典】

...那么扁鹊亦非个人经验的总结,而是反映着当时的学成就。由于《难经》已介绍于前,因此,这里所参照的主要是《脉经》收录的“扁鹊阴阳”、“扁鹊”、“扁鹊诊诸反逆”、“诊损至”等文献。从中可以看出,扁鹊有知下特点: 与《内经...

http://zhongyibaodian.com/qiezhen/a11497.html

辩_《景岳全书》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深也。按之不复起者,脓未成也。按之即复起者,脓已成也。脓生而,气血既泄,脓反难成。脓熟而不,则腐溃益深,疮口难敛。若疮深而浅,内脓不出,外血反泄。若疮浅而深,内脓虽出,良肉受伤。若元气虚弱,必先补而后,勿论尻神,其脓一出,诸证自...

http://qihuangzhishu.com/124/467.htm

古代的成就_中医切诊_【中医宝典】

...古代的成就从无到有,从概括的经络检查方法到正式形成,在古代的遮段历史时期,最学的起始和形成阶段,经络检查是孕育的温床,从来讲是从无到有,这是中国医学史上应当大书特书的事情。 古代的成就大体有如下几个方面: 1、...

http://zhongyibaodian.com/qiezhen/a11534.html

[针灸]三棱疗法_中医针灸技术_【中医宝典】

...「概述」 三棱疗法是特制的三棱形不锈钢,刺破穴位或浅表血络,放出少量血液,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 本疗法由古代砭石刺络发展而来。传说最初使用砭石治病的是伏羲氏,晋皇甫谧《帝王世纪》中提到伏羲氏“尝百草而制九针”。《内经》所记载的...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jiu-2/b36462.html

共找到303,704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3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