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中医儿科学》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风是感受风热时邪引起急性出疹性疾病。以轻度发热,咳嗽,皮肤出现淡红色斑丘疹,耳后及枕部淋巴结肿大为特征。本病西医学称风疹。一年四季都可发病,多发于冬春季节,可造成流行。好发于1-5岁小儿,病后可获持久性免疫。本病一般情较轻,多见邪犯...

http://zhongyibaodian.com/erkexue/79-5-2.html

赵友琴、汪逢春救治烂喉(疒丹)经验_《赵绍琴临证验案精选》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赵师父亲赵友琴先生在本世纪二三十年代曾救治了许多烂喉(疒丹)患者,积累了丰富经验;赵师老师汪逢春先生擅长温病治疗,烂喉(疒丹)有独到见解。现将二人辨治烂喉(疒丹)经验分述于下,以备参考。赵友琴先生辨治烂喉(疒丹)经验...

http://zhongyibaodian.com/zhaoshaoqinyian/1249-21-3.html

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之一。指毒滞结脏腑经络而慢性发作病证。郭志邃《胀玉衡》指出:“若紧者,只在顷刻。慢者或期至十日半月而死,或期至一月二月而死,甚至有期至三四月而死,此诚之慢矣。……毒蔓延于肠胃经络间者,正多凶险之处,即如毒滞结于身之或左或...

http://qihuangzhishu.com/191/1939.htm

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之一。《杂病源流犀烛·胀源流》:“斑疹,头眩眼花,恶心呕吐,身有紫斑,在血肉……。”多见于暑夏。治宜急用刮痧法,否则毒入里,易生变。宜用清凉至宝饮等方。参见条。...

http://qihuangzhishu.com/166/283.htm

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病名。发病急骤,迅即晕倒之属危重。《杂病源流犀烛·胀源流》:“紧,其痛急,霎时晕倒,不消半刻即死,故曰紧。若知之者,急为放血焠刮。”方用涤丸。参见条。...

http://qihuangzhishu.com/169/1722.htm

认识解释_认识意思和出处_汉语词典

...know;recognize 确定某物 认识某人 知晓;认明 感到人能够认识客观真理 头脑客观世界反映 understanding;knowledge 感性认识 国语辞典 曾經相識。 紅樓夢.第六回:「隨在京中的知有此一門連宗之族,餘...

http://hanwen360.com/c/337179.html

《专治麻初编》_中医儿科书籍_【岐黄之术】

... 附司天掌诀歌 《专治麻》述古编叙 卷二 钱氏《小儿药直诀》 小儿脉法 面部 目部 五脏虚实寒热 五脏疮疹治 董氏《小儿斑疹备急方论》 序 自序 总论 药方 附阎氏方 后序 朱氏翼中《类活人书》 许白沙先生论小儿病脉 郭白云先生...

http://qihuangzhishu.com/732/index.htm

敷百会疗法_民族中医瑶医_【中医宝典】

...咬伤。瑶医治疗毒蛇咬伤,除了给药物内服及局部外洗、外敷之外,大多数早期还用药物捣烂敷于百会穴,有单独用此疗法即可治愈。在这方面方药较多,但最普遍常用有: (1)乌桕树二层皮、野筒蒿(山黄菊)各15g(鲜品加倍)捣烂,米酒适量调匀,将药渣敷...

http://zhongyibaodian.com/minzu/b13047.html

法备旨》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著作。系《治要略》(清·欧阳调律撰)和《症旨微集》(作者不详)合刊本。《治要略》系郭志邃《胀玉衡》一书提要汇辑本。内容简明,偏重于方论。《症旨微集》,列述多种症,治法详于针灸。1852年管颂声将此二书合刻,改名《法备旨...

http://qihuangzhishu.com/193/2261.htm

法备旨》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著作。系《治要略》(清·欧阳调律撰)和《症旨微集》(作者不详)合刊本。《治要略》系郭志邃《胀玉衡》一书提要汇辑本。内容简明,偏重于方论。《症旨微集》,列述多种症,治法详于针灸。1852年管颂声将此二书合刻,改名《法备旨...

http://qihuangzhishu.com/196/2489.htm

共找到909,168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3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