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华盛顿10月27日电 美国科学家的最新动物实验显示,一种人工合成的物质能够有效防治骨质疏松,其工作机理与激素替代疗法类似,却不会像激素替代疗法一样引起副作用。 阿肯色大学的科学家们利用这种名为“Estren”的物质对鼠进行了多组实验...
...法国、比利时及美国科学家最近联合破译了促使酸奶形成的嗜热链球菌的基因序列。科学家认为,这一成果有助于研究细菌如何演变成对健康无任何损害的“良菌”。 奶制品一般在两种细菌的共同作用下发酵,最终形成酸奶。两种细菌中一种叫嗜热链球菌,一种名为...
...据当地媒体报道,墨西哥科学家最近发现该国西部哈利斯科州土生土长的一种青蛙体内含有一种天然抗生素,能杀灭导致失明的细菌。科学家称,发现这种天然抗生素有望为治疗失明等疾病提供新的途径。 报道援引瓜达拉哈拉大学分子细胞生物系的研究员阿方索·伊斯...
...很多人认为无论什么剂型,只要中药相同,则药效一定没有太多差异,其实不然,很多中药就是因为剂型的不同而产生了不同的效果。 相同的中药方剂,由于配制剂型的不同,服后产生的药效、持续时间、作用特点都可能出现较大的差异。如果使用途径不同,甚至还会...
...使机体产生免疫反应,从而抵消癌症的恶性影响”。 古巴科学家是从1980年起开始进行这项研究的。根据新的发现,他们已用液态和膏状毒素对动物和人体进行了多次实验。实验证明,对这种治疗反应最大的是肾癌和皮肤癌。 蓝蝎子每次叮咬时仅释放3滴毒液。...
...葛根总黄酮”原料药及其制剂葛酮通络胶囊,并于2006年7月取得了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注册批件和新药证书。鉴定委员会专家们一致认为,此项研究设计合理,制备工艺先进,药效物质明确,质量稳定可控,临床应用安全有效,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其...
...新华社北京10月31日电(记者李斌、吴晶晶)核酸干扰技术(RNAi)是近年来蓬勃发展的生物前沿技术。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的科学家利用这一技术在动物身体上对乳腺癌实施治疗,取得了显着效果。这一研究成果近日发表在国际核心期刊《癌基因治疗》...
...公司的科学家先是发现了人体内编码il-20的基因,然后进一步对il-20与其两种受体,il-20r α和il-20r β之间的相互作用进行了研究。这两种受体均在人皮肤细胞上表达。 结果发现,il-20能够活化人体皮肤表层的角化细胞。过量表达...
...科学家几年前发现,幽门螺旋可导致胃溃疡和胃癌。为什么世界上约一半人口染有这种细菌,但只有一部分人发展成胃癌,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的科学家从免疫和基因角度找到了原因。 国家癌症研究所伊马德·伊尔奥马尔博士领导的研究小组发现,胃癌是人体免疫系统...
...国语辞典 開明通達。 漢書.卷八十九.循吏傳.文翁傳:「文翁欲誘進之,乃選郡縣小吏開敏有材者張叔等十餘人親自飾厲。」 梁書.卷二十五.周捨傳:「其學思堅明,志行開敏,劬勞機要,多歷歲年,才用未窮,彌可嗟慟。」...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