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中提到的“疾病表现为实证的,应研究其邪气为什么盛;表现为虚证的,应探明其正气为什么虚。虚者补之,实者泻之。并不是只有邪气致病一途,更不是一味强调祛除邪气”为例来谈。对于虚、实,表、里,寒、热这些概念,临证夹杂的问题、疑似的情况很多,为何...
...目录 《圣济总录》补虚沉香丸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圣济总录》:补虚沉香丸【别名】沉香丸【处方】沉香(锉)1两,诃黎勒皮1两,人参1两,赤茯苓(去黑皮)1两,肉豆蔻仁1两,荜茇1两,干姜(炮)1两,胡椒1两,桂(去粗皮)1两,葫芦巴...
...目录 《千金》苁蓉补虚益气方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千金》:苁蓉补虚益气方【处方】苁蓉5分,薯蓣各5分,远志4分,蛇床子6分,菟丝子6分,五味子7分,山茱萸7分,天雄8分,巴戟天10分。【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目录 《辨证录》补虚宁血汤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辨证录》:补虚宁血汤【处方】当归5钱,熟地1两,黄耆1两,甘草1钱,炒黑荆芥3钱。【功能主治】妇人一时血崩,双目黑暗,昏晕于地。【用法用量】水煎服。1剂即止崩,4剂全愈。【摘录】《...
...目录 《眼科全书》补虚人参茯苓丸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眼科全书》:补虚人参茯苓丸【处方】人参、白茯苓、远志、白僵蚕、甘草、白附子、续断。【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弹子大。【功能主治】小眦赤脉附睛外障。【用法用量】每服1丸,细嚼...
...白喉为肺之本色.肺主表.病起先由肺入.治之者既服表药以宣发之.复吹片麝以窜散之.而肺气愈伤.故病后补虚之法.不可不讲也.且肺止太阴一经也.如热证由阳明胃火盛者.治必泻以苦寒.而不免伤夫阳.寒证由少阴命火衰者.治必扶以辛燥.而不免伤夫阴.各...
...伤寒用补,必得邪散病除,然后补其正气。若邪气方盛,不用祛邪,先用补药。则邪得补愈甚。方书云∶留而不去,反成其实。是以伤寒初起,未经汗吐下者,忌补虚。阳明胃实,燥实痞满,忌补虚。胸膈饱闷,身痛无汗,忌补虚。热结在里,脉数沉实,忌补虚。烦躁闷...
...目录 《理瀹》理气膏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理瀹》:理气膏【处方】党参1两,黄耆1两,苍术1两,白术1两,蓬术1两,香附1两,柴胡1两,青皮1两,陈皮1两,枳实1两,南星1两,半夏1两,厚朴1两,槟榔1两,山楂1两,草果1两,羌活...
...之用,参反不如 。故补虚以黄 为墙垣,白术作基址。每见服参久久,渐至似有若无,虽运用有余,终是浮弱,不禁风浪。若用 、术兼补,可至风雨不畏,寒暑不侵,向来体弱者,不觉脱胎换骨,诚有见于此也。除劳嗽初起,中土大伤,气火方盛,心肺虽失其和,脾胃犹...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