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面部五色应_《形色外诊简摩》_中医医论书籍_【岐黄之术】

...凡看伤寒必先察色,然后切脉问,参合以决死生吉凶。夫色有青黄赤白黑,见于面部皮肤之上,其气有如乱丝乱发之状隐于皮里也。盖五脏有五色,六经有六色,皆见于面,以应五行。相生者吉,相克者凶。滋荣者生,枯夭者死。自准头、年寿、命宫、法令、人中皆有...

http://qihuangzhishu.com/745/37.htm

辨可下病脉_《医宗金鉴》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集注】程应旄曰:用汤胜丸,贵活法也。中病即止,示节制也。下利,三部脉皆平,按之心下□者,急下之,宜大承气汤。【注】下利心下□者,诸泻心汤也。若寸、关、尺三部脉平实有力,虽下利仍宜攻其□也。【集注】方有执曰:三部脉皆平,血气和可知矣。心下□...

http://zhongyibaodian.com/yizongjinjian/337-4-19.html

吴茱萸汤_《临实验录》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手足不温,舌苔白滑,脉象沉细,比比皆是。并无实、热证兼夹,非丝萝藤缠,迷离复杂也。拟吴茱萸汤原方:吴萸10g 党参10g 生姜10片红枣5枚二剂二诊:呕吐止,手足转温,脉舌同前。原方三剂,呕吐再未发生,遂欣然归乡。按:吴茱萸汤出自《...

http://zhongyibaodian.com/linzhengshiyanlu/115-12-4.html

中医词典其他:第十二_《中医词典》z~其他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本等多种资料,结合临床对《金匮要略》原文各作了比较深入的阐析。卷首列概论,简要介绍各内容要点。各则载原文、原文分析、参考资料、按语等项,着重讲解各种病证的病机、候和方治;并附按语,提出编者对有关问题的一些见解。1965年由人民出版社...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yicidian2059/196-2-12.html

卷第八 辨发汗后病脉并治第十七_《伤寒论》

...发汗多亡阳,谵语者,不可下,与柴胡桂枝汤。和其荣卫,以通津液,后自愈。 此一卷,第十七,凡三十一,前有详说。...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5211.html

《西塘感》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伤寒类著作。三卷。清·董废翁撰。本书专论四时感,内容分总论、本病、变病、兼病四部分。本病以伤寒六经分症,治法分正治、从治;对变病、兼病诸分析尤详,其中包括一些危症的救治;末附妊孕伤寒。董氏学宗各家,立论本于《医学纲目》和《证治准绳》,...

http://qihuangzhishu.com/195/1539.htm

《西塘感》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伤寒类著作。三卷。清·董废翁撰。本书专论四时感,内容分总论、本病、变病、兼病四部分。本病以伤寒六经分症,治法分正治、从治;对变病、兼病诸分析尤详,其中包括一些危症的救治;末附妊孕伤寒。董氏学宗各家,立论本于《医学纲目》和《证治准绳》,...

http://qihuangzhishu.com/196/2137.htm

《脉因治》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综合性医书。二卷(一作四卷)。旧题元·朱丹溪撰。本书介绍各科临床病证凡70,各论候的次序先后为脉诊、病因、候及治法,故名。本书系采集《丹溪心法》、《活法机要》、《格致余论》等书的有关内容编辑而成,而非朱氏之作。现存最早为清乾隆年间...

http://qihuangzhishu.com/191/1960.htm

《脉因治》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综合性医书。二卷(一作四卷)。旧题元·朱丹溪撰。本书介绍各科临床病证凡70,各论候的次序先后为脉诊、病因、候及治法,故名。本书系采集《丹溪心法》、《活法机要》、《格致余论》等书的有关内容编辑而成,而非朱氏之作。现存最早为清乾隆年间...

http://qihuangzhishu.com/196/2628.htm

辨发汗后病脉并治_《伤寒论》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发汗多亡阳,谵语者,不可下,与柴胡桂枝汤。和其荣卫,以通津液,后自愈。此一卷,第十七,凡三十一,前有详说。...

http://zhongyibaodian.com/shanghanlun/98-10-1.html

共找到114,934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3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