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是病因随着科学的发展,人们对病因的认识也在不断发展。不同学科由于研究的出发点不同及观察对象水平(亚临床、临床、群体)的不同,对病因的理解也不完全一致,并且有时还互相矛盾。流行病学是从宏观、群体水平研究病因问题的。如果不同学科从...
...传染病的流行病学特征、免疫因素、卫生设施等条件,由国家对不同年(月)龄儿童接种何种疫苗作统一规定。只有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并严格实施,才能充分发挥疫苗效果,避免浪费。免疫程序的内容包括:初种(初服)起始月龄、接种生物制品的间隔时间、加强免疫时间...
...发愁。更有爱美的女性把正常的汗毛因为影响她们穿肩带裙、超短裙而忙着去脱毛。她们彻底到把正常的腋毛也当“废物”被脱掉。目前毛发疾病的流行病学几乎无法统计到底毛发疾病的发病率占百分之几。这也正好说明毛发疾病非常常见和广泛。...
...1.耿贯一 主编.流行病学(第二版)第一卷.原理与方法.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52.钱宇平 主编.流行病学研究实例.第一、二卷.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4,19913.王家良 主编.临床流行病学.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4....
...病原体在长期演化过程中不但适应在机体的一定部位发育、繁殖,并且也适应在宿主机体外的自然条件下暂时存活,尔后再侵入一个新宿主,循此世代绵延,以维持病原体作为一个生物种的存在。此种更换宿主的过程,在流行病学中称为传播机制(mechanism ...
...每门学科总是随着人们的需要和对客观事物的认识而发展起来的。流行病学是从群体水平研究疾病与健康的学科。流行病学原理的方法正向纵深和系统化方面发展,而且其应用范围不断扩大。现在不仅应用于预防医学,而且广泛应用于临床医学的各个领域,它研究的范围...
...本书在绪论的“流行病学研究方法”一节中已经介绍过流行病学观察法可分为描述性研究与分析性研究两大类。对于病因研究来说,这两类方法可以看成是研究过程中的两个相互联系、相互补充的阶段。描述性研究结果可以为病因和危险因素的研究提供构成假设(假说)...
...在有关的幽门螺杆菌本身及其与上消化道疾病关系的研究愈来愈深入的今天,人们更加重视Hp感染的流行病学及其致病性研究,因为任何一种流行病如果不清楚其流行病学特征及致病机理是很难从根本上进行防治的。经过十几年的国内外学者的艰苦努力和广泛深入研究...
...结核菌素试验、布鲁菌病的皮肤试验等。血清学试验方法:用血清学试验方法检测人群对某病的抗体水平,以了解与估价人群对该病免疫性与易感性。由于血清学广泛应用,现代已经发展成流行病学一个分支,称为血清流行病学(seroepidemiology)。对...
...本品系用弱毒炭疽菌株制成的活芽胞悬液。专供预防炭疽病之用。1 菌种1.1 菌种来源为无荚膜,水肿型,具有一定残余毒力,免疫原性较好的A16R菌株。由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分发或经同意。1.2菌种应以冻干法或用50%(ml/ml)甘油保存。...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