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例_《伤科补要》_中医外科书籍_【岐黄之术】

...●、凡治伤先须认明穴部,若穴不明,治则有误。故绘总穴人图及灵枢经骨度全图,以便学人参考。●、人身骨部长短有尺寸,古抄灵枢经骨度,绘出以便刺缪。用法,中指同身寸为准。●、人之穴部总多,一穴有几名之呼,难以辨别,故照洗冤录人图绘阅,有致命不...

http://qihuangzhishu.com/249/2.htm

《黄帝内经》的由来_医药典故_【中医宝典】

...》,简称《素问》;二是《灵枢经》,简称《灵枢》。《黄帝内经素问》中的“素”字,可作根本解释;“问”就是黄帝问岐伯的意思。《灵枢经》中的“灵枢”二字,明代名医张景岳有这样的解释:“神灵之枢要,是谓灵枢”。人身属于阳的精气叫神,属于阴的精气叫灵...

http://zhongyibaodian.com/diangu/a10993.html

凡例_《伤科补要》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凡治伤先须认明穴部,若穴不明,治则有误。故绘总穴人图及灵枢经骨度全图,以便学人参考。●、人身骨部长短有尺寸,古抄灵枢经骨度,绘出以便刺缪。用法,中指同身寸为准。●、人之穴部总多,一穴有几名之呼,难以辨别,故照洗冤录人图绘阅,有致命不...

http://zhongyibaodian.com/shangkebuyao5413/249-2-0.html

《黄帝内经》的由来_【中医宝典】

...,简称《素问》;二是《灵枢经》,简称《灵枢》。《黄帝内经素问》中的“素”字,可作根本解释;“问”就是黄帝问岐伯的意思。《灵枢经》中的“灵枢”二字,明代名医张景岳有这样的解释:“神灵之枢要,是谓灵枢”。人身属于阳的精气叫神,属于阴的精气叫灵,...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3062.html

魏荔彤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清代医家。字庚虞,号念庭、怀舫,河北柏乡县人。早年攻儒,并颇有发展,任职至漳州知府、崇明兵备道等。中年患痿痹疾,更潜心医学,遂成饱学之士,医学上著述亦多,有《伤寒论本义》、《金匮要略本义》行于世;另有《素问通解》、《灵枢经通解》,惜未见...

http://qihuangzhishu.com/194/1421.htm

高士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明代医家。字克学,又字志斋。象山(今属浙江)人。因多病习医,穷研医典,旁搜博证,尤推崇丹溪学说。着有《灵枢经摘注》十卷(1525年)。另撰有《志斋医论》两卷、《素问捷径》三卷、《痘疹论》等,此三书未见传世。...

http://qihuangzhishu.com/168/1269.htm

视惑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证名。系指视物颠倒紊乱的证候。出《灵枢经》。视惑有两种情况:一是眼本身无病,而突然视物眩惑,颠倒紊乱,多由过喜、过怒等一时精神散而引起。待精神恢复正常,此症便消失。二是自视的异常改变。如视一为二,视赤为白等。本病属目妄见范畴,详见该条。...

http://qihuangzhishu.com/193/995.htm

宗脉_《中医名词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宗,有「总」的含义。宗脉有两种解释:泛指许多经脉的集合处,如《灵枢.口间篇》说:「目者,宗脉之所聚也。」五脏六腑的精气通过宗脉上注于目才能使眼睛很好地发挥其功能。指肺经大的经脉。如张志聪《灵枢经集注》说:「夫肺朝百脉,宗脉者,百脉所宗,肺...

http://qihuangzhishu.com/109/191.htm

胃主腐熟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生理学名词。系胃的主要功能之一。指胃具有将水谷饮食初步消化为食糜的功能。《难经·三十一难》:“中焦者,在胃中脘,不上不下,主腐熟水谷。”虞庶注:“中焦乃脾胃也。中焦为病,止言冷热,虚则补其胃,实则泻其脾。如此治者,万无一失。《灵枢经》曰:...

http://qihuangzhishu.com/194/1427.htm

宗脉_身形脏腑组织_中医名词术语大全_【中医宝典】

...宗,有「总」的含义。宗脉有两种解释:泛指许多经脉的集合处,如《灵枢·口间篇》说:「目者,宗脉之所聚也。」五脏六腑的精气通过宗脉上注于目才能使眼睛很好地发挥其功能。指肺经大的经脉。如张志聪《灵枢经集注》说:「夫肺朝百脉,宗脉者,百脉所宗,肺...

http://zhongyibaodian.com/TCM-Noun/zongmai-968.html

共找到11,536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3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