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料:艾叶5g、苍术3g、白术3g、归身3g、砂仁3g、花茶5g。用法:用前几味药的煎煮液350泡茶饮用。功能:温经除湿止带。用途:妇女白带淋沥。来源:《本草汇言》。...
...湿热、寒热、食积。发汗 三因麻黄醇酒。行湿 茵陈五苓加食积药。下 黄连、栀子、茵陈、枳实、浓朴、大黄。搐鼻 在上者,用瓜蒂搐之,取下黄水。消食温 阴黄当温经燥湿。灸...
...疮疡内治法则之一。见《外科精义》卷上,凡疮疡属阴寒之证者,在整个治疗过程中,均应使用温经通络的药物,以促使阴寒凝滞之邪消散。临床常用方有,内服如阳和汤、独活寄生汤,外用有阳和解凝膏等。...
...晚清医家。浙江嘉兴人。着《吊脚痧方论》一书一卷(1860年刊)。为论述霍乱证之专书,流传较广。书中提出温经通阳为治霍乱证之大法,又倡用鲜藿香叶等煎汤防治,及注意饮食卫生等项。...
...湿热、寒热、食积。发汗 三因麻黄醇酒。行湿 茵陈五苓加食积药。下 黄连、栀子、茵陈、枳实、浓朴、大黄。搐鼻 在上者,用瓜蒂搐之,取下黄水。消食温 阴黄当温经燥湿。灸...
...(原名温经摄血汤) 方药及用法:大熟地(九蒸)、酒肉桂1.5克。每日1剂,水煎服。3日为1疗程。 主治:月经后期。 近年有报道用本方治疗月经后期80例,总有效率为90.2%。 ...
...、艾叶各10克,薏苡仁30克。将前两味水煎取汁,将薏苡仁煮粥至八成熟,入药汁同煮至熟。具有温经、化瘀、散寒、除湿及润肤功效。适用于寒湿凝滞型痛经。? 4、益母草香附汤: 益母草、香附各100克,鸡肉250克,葱白5根。将葱白拍烂,与鸡肉、...
...原料:川芎5g、木香2g、桂心2g、当归2g、桃仁2g、花茶5g。用法:用前五味药的煎煮液350泡茶饮用,冲饮至味淡。功能:温经活血止痛。用途:产后心腹痛。来源:《卫生家宝方》。...
...原料:桑寄生5g、艾叶3g、阿胶3g、红茶3g、红糖10g。用法:用前三味药的煎煮液300泡茶、糖饮用,冲饮至味淡。功能:补肾,温经,和血。用途:妊娠胎动不安、心腹刺痛。来源:《圣惠方》。...
...病证名。指经前三五日脐下作痛如刀锥,或寒热交作,经血下如黑豆汁样。多因寒湿凝滞所致。治宜温经化湿。方用温脐化湿汤(白术、茯苓、山药、巴戟、扁豆、白果、建莲子)。参见寒湿凝滞痛经条。...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