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热法_《中医内科学》_中医内科书籍_【岐黄之术】

...清热法,是运用具有清热作用寒凉药物,以治疗热性病证一种治法,又称清法。清热法广泛应用于温热病邪所引起各种病证。1.适用范围(1)清气分热适宜于邪人气分,里热渐盛,出现发热,不恶寒而恶热,汗出,口汹6’烦躁,苔黄,脉洪大或数的证候。(...

http://qihuangzhishu.com/76/42.htm

补益之元参_中药基础_【中医宝典】

...元参味苦、咸、寒,属补益。主要功能是:滋阴降火,解毒软坚,下面就向大家详细介绍元参作为补益具体功效。 阴虚火旺,火热上炎而出现咽喉肿痛、口渴烦热等症者,可用元参配生甘草,桔梗,麦冬、牛蒡子、生地,黄芩,连翘等同用。 温热病热邪入营,...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yao/a8137.html

木槿花茶_中医方剂书籍汇集【中药方大全】

...《茶饮保健》木槿花茶原料:木槿花1g、生地3g、绿茶3g、白糖10g。用法:用开水冲泡后饮用或用前二味水煎液泡茶。功用清热利湿,凉血,柔肝。 目录 《茶饮保健》木槿花茶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茶饮保健》木槿花茶 原料:木槿花1...

http://zhongyaofangji.com/yaofang/mujinhuacha.html

补阳还五汤配方及功用_滋阴补阳偏方_【中医宝典】民间中药偏方

...又用于临床,效果更加显著,甚至无后遗症。 补阳还五汤功用是补气、活血、祛瘀通络,生用黄芪大剂量则力专而行走,周行全身,大补元气而起痿废。配其它六味活血、祛瘀之不在于逐瘀,而在于活血通络,所以,用大剂量黄芪为主目的,就是用补气来行血通络...

http://zhongyaofangji.com/pianfang/2864.html

辛热燥湿法_《时病论歌括新编》_中医内科书籍_【岐黄之术】

...二活白芷,透湿于表;草蔻、干姜,燥湿于里。但要注意,阴虚火旺之体,不可浪用,因此方皆辛散温热之也。...

http://qihuangzhishu.com/147/258.htm

中药基础_中药常识_【中医宝典】

...秦艽简介 秦皮简介 青黛简介 青风藤简介 青蒿止疟有特效 青蒿治声音嘶哑 青礞石功擅化顽痰定惊 青葙子简介 清化热痰功用 清热解毒排脓鱼腥草 清热解毒药功用 清热解毒用黄藤 清热利湿白毛藤 清热凉血话菊芋 清热泻火功用 清热燥湿...

http://zhongyibaodian.com/TCM/zhongyaojichu-588-1.html

黄柏_《中药学》_中医本草书籍_【岐黄之术】

...地黄等同用。【处方用名】川柏、川黄柏(生用,泻实火)、盐水炒黄柏(盐水炒,清虚热,泻肾火)【一般用量与用法】一钱至三钱,煎服。外用适量。【按语】黄柏、黄芩、黄连三,都是苦寒药品,均能清热燥湿、泻火解毒。但黄柏泻肾火而退虚热,且能除下焦...

http://qihuangzhishu.com/69/134.htm

从张元素学术角度浅析《内经》五脏五味补泻理论(2)_【中医宝典】

...2.3脾五味补泻 脾苦湿,急食苦以燥之。高士宗云:“苦为火味,故能燥也。”[3] 但若单言苦为火味,便以水火相克简单看待苦能燥湿,笔者觉得仍属牵强,我们试以临床实际用药验证之。祛湿不外乎几类:苦温燥湿清热燥湿、淡渗利湿、解表化湿、行...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0629.html

解暑西瓜亦作_【中医宝典】

...不用抓。” 西瓜,是夏令佳果,也是治病良药。西瓜瓜瓤、瓜皮和瓜子都可作。西瓜皮还有一个很形象药名——西瓜翠衣。在历代医药书籍中,都有西瓜作记载,认为它有解暑热、止烦渴、利小便、治血痢、疗喉痹、解酒毒等多种功用。现代研究也证明,西瓜作...

http://zhongyibaodian.com/zs/27525.html

荸荠清热化痰功效_膳食养生_【中医宝典】

...荸荠,是大家餐桌上一道美味菜肴,其具有清热化痰、生津开胃、明目清音、消食醒酒等功效。荸荠地上茎,中药名“通天草”,有清热利尿作用。 现代医学测定荸荠中含有一种不耐热抗菌成分——荸荠英。实验证明,它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产气杆菌...

http://zhongyibaodian.com/yangsheng-2/a2812.html

共找到916,739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3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