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渴_《中医内科学》_中医内科书籍_【岐黄之术】

...而口咸者,多为肾水不足;渴而口甜,舌苔腻者,多为湿热。渴而小便甜或小便浊,或善食易饥者,多为消渴病;烦渴脉数,小便不利,为热人膀胱,气化不利。...

http://qihuangzhishu.com/76/19.htm

孕前食谱-红萝卜猪横脷汤_准备怀孕_【中医宝典】

...;功能健脾益气、养血安神,是养血润颜的佳品。在《滋补仲要保健菜谱》中,就有“红枣粥”改善贫血容貌、润色美容、防病保健之说,在《补养篇》中,有用“红枣鸡蛋糖水”使气血旺盛、颜面肌肤丰满柔润者。猪横脷俗称猪胰,有健脾润燥的作用,使消渴病者的常用...

http://zhongyibaodian.com/yuer/a5933.html

问饮食口味_中医诊法_【中医宝典】

...感饱胀,多是脾胃虚寒;厌食油腻,胁胀呕恶,可见于肝胆湿热;消谷善饥者,多为胃火炽盛,伴有多饮多尿者,可见于消渴病;饥不欲食者,常为胃阴不足所致;食人即吐,其势较猛,多属胃中实火;朝食暮吐,暮食朝吐,多因脾胃虚寒;吞咽艰涩,哽噎不顺,胸膈阻塞...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fa/b34965.html

问诊之问饮食口味_中医诊法_【中医宝典】

...饱胀,多是脾胃虚寒;厌食油腻,胁胀呕恶,可见于肝胆湿热;消谷善饥者,多为胃火炽盛,伴有多饮多尿者,可见于消渴病;饥不欲食者,常为胃阴不足所致;食入即吐,其势较猛,多属胃中实火;朝食暮吐,暮食朝吐,多因脾胃虚寒;吞咽艰涩,哽噎不顺,胸膈阻塞者...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fa/b34974.html

中医内科学发展简史_《中医内科学》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不当,食生猪牛肉片;瘿病(甲状腺肿大)的发生与水土和情志有关;消渴病者“必数食甘美而多肥”的论述已得到今天的证实。葛洪着《肘后备急方》对尸注(结核病)、癞(麻风病)、沙虱(恙虫病)等传染病的发病也有较深刻的认识。南宋陈无择《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http://zhongyibaodian.com/neikexue/76-1-2.html

田螺_中医食疗药食同源_【中医宝典】

...炒焦,水煎服,每次 10克,每日3次。 【湿热黄疸、小便不利、消渴病】 大田螺15个,养于清水中漂去泥,取出螺肉加入米酒半小杯拌和,再放入清水中炖熟饮汤,每日1次。 【泌尿系感染、前列腺炎、泌尿系结石】 车前子30克,红枣 10个,田螺(连...

http://zhongyibaodian.com/shiliao/b34511.html

糖尿病的临床分期与治疗_【中医宝典】

...糖尿病的分型、分期论着众多。其中有实用内科学、中医学、全国消渴病专委会及世界卫生组织专委会等,均有各自的标准及分法。随着科技的发展,在诸多论着中,有些观点各自也在变更。如97年美国糖尿病学会(A、D、A)①又提出了病因分型,不再用IGT、...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3874.html

内科发展学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证候的详确描述此期更重视每个具体病的描述和确诊,从而对病名的确定日趋规范化。如消渴病,当时以病人的明显消瘦、口渴、尿多为症象而命名,这在《备急千金要方》中已有明确记载。《外台秘要·消渴消中门》引隋唐间医学家甄立言《古今录验方》所说:“渴而...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149.htm

消渴的古代针灸治疗特点分析_【中医宝典】

...感染,故当慎用针灸。而早在唐代,《千金要方·卷二十一》也已明确指出:“凡消渴病,经百日以上者,不得灸刺,灸刺则于疮上漏脓水不歇,遂致痈疽羸瘦而死,亦忌有所误伤,但作针许大疮,所饮之水皆于疮中变成脓水而出,若水出不止者必死,慎之慎之。”但《千金...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1671.html

中医医疗_《社区中医药服务工作指南》(试行)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消渴病(糖尿病)、中风病(脑出血、脑梗死)、淋症(尿路感染)、郁病(抑郁症)、不寐(失眠)、面瘫病(周围性面瘫)、耳鸣、耳聋等;2.外科与骨伤科常见病证:肩凝症(肩周围关节炎)、腰痛病(腰椎间盘突出症)、腰股痛(坐骨神经痛)、溃疡、疖肿、项...

http://zhongyibaodian.com/shequzhongyiyaofuwugongzuozhinan/1069-1-5.html

共找到385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3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