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汇通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近代医学流派简称汇通。19世纪中叶以后西方医学大量传入我国。在这种形势下一部分中医或则以西医解剖学、生理学等知识印证中医古典医理;或则以中医有关理论印证西医某些知识这种思路和做法比起全盘否定中医药民族虚无主义和尊经泥古...

http://qihuangzhishu.com/196/811.htm

易水学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金元时期医学派别。其代表人物为张元素。因张氏家居易水(今河北省易县)故名。该学派具有创新思想认为“运气不齐、古今异轨古方今病不相能也。”反对泥于古方保安思想。该学派还重视致病内因尤其注意加强人体脾胃功能以驱除疾病。此学说后由...

http://qihuangzhishu.com/195/1578.htm

《素问》校诂学术研究内容_【中医宝典】

...领域。纵观皖派朴学家医学考证过程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善于多方位、多层次、多角度地综合考证将文字、音韵、训诂、校勘、医理等知识有机地统一起来以运用到具体问题考证中去其治学途径无疑是科学进步。相比之下注释考证方法都较单一偏于医理...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1546.html

藏医学说——西藏医学史上两大学_【中医宝典】

...藏医学说——西藏医学史上两大学派 约自公元十五世纪开始在西藏医学史上形成了北方和南方派如同日月两大学。 这两大学派都坚持《四部医典》总纲和理论利用各自智慧予以校订进行广泛阐释。同时结合自己具体特点对独特经验...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6977.html

藏医学说—西藏医学史上两大学_【中医宝典】

...约自公元十五世纪开始在西藏医学史上形成了北方和南方派如同日月两大学。 这两大学派都坚持《四部医典》总纲和理论利用各自智慧予以校订进行广泛阐释。同时结合自己具体特点对独特经验不断进行总结和整理。这些对西藏医学理论...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0761.html

时方_医史_中医名词术语大全_【中医宝典】

...凡汉张仲景以后医家所制之方为时方。后世医生主张可用古典医方之法而不必拘泥于它药物组成临床治疗处方多用宋以后时方或按病症之实际情况自行处方用药称为时方。 ...

http://zhongyibaodian.com/TCM-Noun/shifangpai-1979.html

解剖学及大脑新知识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1、王清任在人体解剖学上探索元明以来解剖学事例和实际应用时有所见如何一阳、王圻、沈彤等皆有贡献。但中医解剖学伟大革新是在王清任大胆探索、躬身实践后才发生。长期以来尊经祟古之风弥漫医界。人体解剖知识唯以《内》、《难》...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280.htm

经方_医史_中医名词术语大全_【中医宝典】

...《汉书艺文志方技略方载有经方十一家内容包括痹、疝、瘅、风寒热、狂癫、金疮、食禁等内、外、妇、儿各科疾病治疗方法是一些汉代以前临床医学着作。后世医家称《伤寒论》、《金匮要略》等古典着作中的方剂为经方其立方用药法度比较严谨。医家有...

http://zhongyibaodian.com/TCM-Noun/jingfangpai-1965.html

活血化瘀药之川芎_中药基础_【中医宝典】

...川芎本名芎穷因四川省产量多质量好习惯上就称为川芎。川芎味辛性温活血化瘀药。有行气活血、搜风、开郁等作用。为血中气药上行头目下行血海辛温走窜一往直前走而不守。 1、行气活血:血中气滞而血行不畅可致妇女月经不调、经闭、...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yao/a8345.html

颜德馨_案三、冠心病_中医名医大全_【中医宝典】

...心律失常以及紫舌脉沉涩等证候都是“气滞血瘀”表现血府逐瘀汤内容包括四逆散疏肝舒气以及桃红四物汤活血化瘀。故治疗冠心病之具有气滞血瘀证候者较为合适。惟剂量上与一般用法恒有不同其中柴胡、枳壳、川芎量应加大前二味疏肝利气后者能破血...

http://zhongyibaodian.com/mingyi/yandexin/516-6-3.html

共找到1,147,372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3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