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社会学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区别及医学与社会的关系进行了分析。1986年8月社会学学者刘宗秀出席了第二届亚洲地区健康与医学社会学研讨会,并在会议上宣读了题为“中国沿海个开放城市卫生工作改革的社会学研究”的论文。这是中国学者首次参加国际性的医学社会学会议。在教学方面,...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428.htm

剂_【本草纲目在线阅读】

...之才曰︰可去闭,葶苈、大黄之属是也。 杲曰︰葶苈苦寒,气味俱浓,不减大黄,能肺中之闭,又大肠。大黄走而不守,能血闭肠胃渣秽之物。一泄气闭,利小便;一血闭,利大便。凡与二药同者,皆然。 从正曰︰实则泻之。诸痛为实,痛随利减。芒硝、...

http://wenxue360.com/bcgm/archives/2710.html

医学名词统一活动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一、早期的医学名词统一工作西方医学传入后,医学名词的统一和标准化是早期西医传播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传教士医生在早期的医学名词统一和标准化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并取得了定的成绩,促进了西方医学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医学名词统一问题的提出19世纪...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333.htm

赵孟頫夫妻书家

...赵孟頫的妻子管道升也是著名书画家,在古代女书法家中地位仅次于王羲之老师卫夫人。管道升,字仲姬,一字瑶姬,江苏青浦(今属上海)人。南宋景定三年(1262年)生。幼习书画,笃信佛法。曾手书《金刚经》数卷,赠名山寺。嫁元代吴兴书画名家赵孟頫为...

http://wenxue360.com/author-info/1633.html

_《医学纲目》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飧,米谷不化而完出是也。□〔《素》〕清气在下,则生飧。(阴阳应象论 王注云∶热气在下则谷不化,故飧。东垣云∶清气在下者,乃人之脾胃气衰不能升发阳气,故用升麻、柴胡助甘辛之味,以引元气之升,不令下陷为飧也。)□〔罗〕《内经》曰∶清气...

http://zhongyibaodian.com/yixuegangmu/335-27-3.html

丸_《时方歌括》_中医方言书籍_【岐黄之术】

...治脏腑不和.津液偏渗于膀胱.以致小便多.大便秘结者.燥热便难脾丸.芍麻枳朴杏黄餐.(白芍、火麻仁、杏仁、去皮尖、枳实、浓朴、姜炒各五两五钱蒸大黄十两.炼蜜丸如桐子大.白汤送下二十丸大便利即止.)润而甘缓存津液.溺数肠干陈修园曰物之多脂者...

http://qihuangzhishu.com/876/67.htm

也是养生_【中医宝典】

...补可养生,多知常行;“”亦养生,鲜知少行。医学专家,认为有生理、心理和生理心理交融之“”,都是养生的良方。 生理之“” 打喷嚏、流眼泪、淌鼻涕、吐痰、出汗、呼气、大小便等均是生理之“”,体内毒素、细菌、病毒等有害物质,皆可由此泄出...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2996.html

●明朝 游五山水志_《历代游记选》

...五山在婺、杭、越三州上境上,北距富春,南据句乘,东接浦江,其山水最号奇峭。齐谢元卿常以采药深入其中;而宋刁景纯,吴处厚亦颇游焉。 自西坑岭入,过遇龙桥北行二十步,始入西潭。前横一溪,水甚寒,履之如冰。由溪而前,经小潭,傍有礁石突起,类大...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36637.html

医学微生物学及其发展简史_《医学微生物学》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医学的一大贡献。二、实验微生物学时期微生物的发现 首先观察到微生物的是荷兰人列文虎克(Antory Van Leeuwenhoek,1632~1723)。他于1676年用自磨镜片制造了世界上第一架显微镜(放大40~270倍),并从雨水、...

http://qihuangzhishu.com/963/3.htm

文献学研究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整理研究。1972年,在甘肃省武威柏树公社旱滩坡的汉墓中,出土了一批汉代医学简牍计92片。经研究,其时代为秦汉或更早一些。这一批简牍计载治病方剂百首,故又名《治百病方》,对该简牍的排列次序进行了研究,得到了较好的复原。对简牍中的医学理论,...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462.htm

共找到181,471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3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