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名,泄泻病之一。又名脾肾泻。其症候特点是:每日清晨天将明时,必登厕洞泄一二次。陈修园主张以四神丸加味主之,并谓:“大抵初泻与泻之未甚,宜利水,次补脾。久泻大泻,宜补肾,以胃关煎、八味丸之类为主,兼服补中益气汤以升其下降之气。”(《医药...
...是心悸、血压增高、肥胖、下肢浮肿、关节疼痛、骨质疏松等。 中医认为,肾虚是更年期到来的根本原因。肾虚又分为多种情况,诸如肾气不足、肾阳虚衰、肾阴亏虚、肾精亏乏,甚至肾阴阳两虚等,具体问题不同,用药自然各不相同,同时还要将病人的病情和症状...
...虚之象,遂辨证为肺脾不足,气阴两虚证,处方:生黄芪30克,太子参30克,白术30克,升麻9克,醋柴胡8克,地骨皮30克,白薇9克,青蒿9克,生地20克,知母15克,丹参20克,川芎15克,浮小麦30克,煅龙牡(各)15克,当归20克,赤白芍...
...或大便秘结,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 治疗方法:清热解毒,利湿通淋。 基本方药:加味二妙散加减:方用黄柏、苍术、通草、车前子、萆薢、当归、怀牛膝、蒲公英。 ②脾肾两亏型:小便频数,尿血,不思饮食,便溏或伴恶心呕吐,腹胀,精神困惫,面色萎黄,...
...甲申孟秋晦夜社友郑去华季郎英年弱质.芸窗劳苦.复恋帏幕.患前症.经治数月增剧.延余诊视.察其面色娇红.喉喘有声.六脉滑数无力.及询前方.乃用犀角地黄汤.倍黄连.余曰此为根摇叶枯.心肾两亏之症.若初治得用纯甘至静.壮水固脾之剂.尚犹可救而乃...
...以来,有“忧思伤脾”的说法。在《续名医类案·郁症》中有一则经典的医案,讲述一个女子和母亲相依为命,出嫁不久母亲突然去世,这个女子思念母亲忧愁过度,以至卧床不起,气息恹恹,诸药不效,当时的名医韩世良诊视后,认为她是忧思成疾,非单纯药物所能治愈...
...《景岳全书·泄泻》篇云:”泄泻之本,无不由于脾胃”。由于脾主运化,胃主纳谷,脾胃互病,则受纳既失常,运化更无力,以致”水反成湿,谷反为滞”,小肠无以分清泌浊,大肠不能燥化传导,遂成泄泻。先生治脾阳有亏,寒从中生,虚实夹杂的泄泻,用附子配艾叶...
...) 广皮炭(1钱5分) 煮三杯,分三次服。 二十八日 右脉宽泛,缓也;胃口稍开,泄则加添,小便不通。加实脾利水。 云苓块(5钱) 猪苓(3钱) 泽泻(2钱) 生苡仁(5钱) 加在前方内。 六月十八日 前方服十四帖。泄止胃稍醒,脘中闷,舌苔滑...
...肺不能生肾也;身肿气喘,脾不能生肺也。用补中益气汤加附子而愈。半载后因饮食劳倦,两目浮肿,小便短少,仍服前药顿愈。■甲戌年七月,余奉侍武庙汤药,劳役过甚,饮食失节,复兼怒气。次年春茎中作痒,时出白津,时或痛甚,急以手紧捻才止,此肝脾之气虚也...
...脾,虚邪,壮热体重而泻,羌活黄芩苍术甘草汤主之。肺乘脾,实邪,能食,不大便而呕吐,嗽,煎槟榔、大黄汤下葶苈丸。肾乘脾,微邪,恶寒泄泻,理中丸之类主之。〔刘〕凡脾之得病,必察肝心两脏之虚实,根其源之所起,然后救疗,盖肝是脾之鬼,心是脾之母,...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