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俞五十七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治疗病的五十七个穴位。又称水俞五十七处。《素问·论》:“肾俞五十七,积阴之所聚也,水所从出入也。尻上五行行五……伏兔上各二行行五……踝上各一行行六。”王冰注:即脊中、悬枢、命门、腰俞、长强;大肠俞、小肠俞、膀胱俞、中(月吕)内俞...

http://qihuangzhishu.com/193/1512.htm

后溪_上肢外侧穴位_【人体穴位图】人体穴位大全

...交会穴(通于督脉) 后溪—统治一切颈肩腰椎病的神奇大 后溪的位置后溪最早见于《黄帝内经•灵枢•本输》,为手太阳小肠经的输,又为八脉交会之一,通于督脉小肠经。有舒经利窍、宁神之功。适合经常坐在电脑前的上班族、发育中的孩子,可预防驼背...

http://zhongyibook.com/rentixuewei/264.html

名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腧穴的名称。《千金要方》:“凡诸孔穴,名不徒设,皆有深意。名近于木者属肝;名近于神者属心;名近于金玉者属肺;名近于者属肾。是以神之所藏,亦各有所属。名府者,神之所集;名门户者,神之所出入;名舍宅者,神之所安;名台者,神所...

http://qihuangzhishu.com/195/209.htm

四肢_《经汇解》_中医针灸书籍_【岐黄之术】

...小指下里侧.对兑边.是.治小便赤涩.清补肾.(秘旨)按千金曰.短气不得语.灸小指第四指间.交脉上.七壮.外劳宫 指下.正对掌心.是.治粪白不变.五谷不消.肚腹泄泻.(秘旨)一窝风 掌背根尽处.婉中.治肛痛.极效.急慢惊风.又一窝风.掐至...

http://qihuangzhishu.com/912/79.htm

十二_《黄帝内经太素》_中医经论书籍_【岐黄之术】

...平按:此见《灵枢》卷三第十二《经水》,又见《甲乙经》卷一第七,惟文法略异。黄帝问于岐伯曰:经脉十二者,外合于十二经,而内属于五脏六腑。天下凡有八十一州,此中国,州之一也,名为赤县神州。每一州之外,有一重海水环之,海之外,有一重大山绕...

http://qihuangzhishu.com/106/18.htm

艾灸后溪治麦粒肿_针灸常识_【中医宝典】

...麦粒肿可自行消退,不会再成脓;如已成脓的麦粒肿,在施灸后第三天开始溃脓,三天后脓排清,局部不留疤痕。一般患者,施灸一次可愈;如反复发作的患者,施灸两次后可根治。 “后溪”是手太阳小肠经所注为“输”之,亦是八脉交会穴之一。《灵枢·经脉》说...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jiu-2/a15255.html

曲骨_胸部腹部穴位_【人体穴位图】人体穴位大全

...屈骨端,回骨,耳骨。 〖义〗任脉的水湿在此云集于天之下部。 〖名解〗 1)曲骨。曲,隐秘也。骨,肾主之也。该名意指任脉的水湿在此云集于天之下部。本物质为会阴穴提供的阴湿水气,至本后,水湿之气聚集于天之下部,如隐藏于天部的肾...

http://zhongyibook.com/rentixuewei/89.html

足部第九并图_《经汇解》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隐白.外侧为大敦.聚英.医统.从之.非也.凡井穴.灵枢.有言内外侧又有不言之.似不可混焉.甲乙.有灵枢所不言而言之者.乃古传不可废.唯此曰及三毛之中.又缪刺云.三毛上.何取外侧.千金曰.足大指聚毛中.是也.又云.石淋.灸水泉.三十壮.大...

http://zhongyibaodian.com/jingxuehuijie/912-11-1.html

气穴论《素问》第五十八_【黄帝内经】

...关元也。 背胸邪系阴阳左右如此,其病前后痛涩,胸胁痛而不得息,不得卧、上气、短气、偏痛、脉满起,斜出尻脉,络胸胁,支心贯膈,上肩加天突,斜下肩,交十椎下。 脏俞五十。 腑俞七十二 热俞五十九 俞五十七 头上五行,行五,五五二十五。...

http://wenxue360.com/huangdineijing/archives/58.html

中冲_上肢内侧穴位_【人体穴位图】人体穴位大全

...脏腑穴位,才能获得最佳疗效。 《灵枢.平人绝谷》说:“血脉和利,精神乃举”,捻疗法是以疏通经络、平衡阴阳来实现治疗疾病的。经络与经络相通的特殊性,相对有其位,不是绝对;平衡有其量,不是永恒;质能有其别,不是不变。相对平衡,物质运动...

http://zhongyibook.com/rentixuewei/229.html

共找到184,298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3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