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季日躔宿度昼夜长短数_《类经图翼》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冬至十一月中,日躔箕四度,出辰初初,入申正四,昼长四十一刻,夜长五十九。小寒十二月节,日躔斗十度,入酉初初,后六日日出卯正四,昼四十二,夜五十八。大寒十二月中,日躔牛三度,后四日昼四十三,夜五十七,后十一日日入酉初一刻,...

http://zhongyibaodian.com/leijingtuyi/641-6-6.html

六十年交气日_《古今医统大全》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图自寅顺观,至子为甲子岁初气,子至戌为二气,自亥至酉为三气,酉至未为四气,自申至午为五气,午至辰为六气,自巳至卯起乙丑岁初气。余岁继此推之,则气起同,三岁相合,义自见矣。然昼夜百当分算于十二时,每一时该八零三分。愚按∶六气每气主六十...

http://zhongyibaodian.com/gujinyitongdaquan/336-19-6.html

《慎斋遗书》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综合性医书。十卷。明·周之干著述。此书由周氏门人整理记录,复由勾吴逋人删释校订,重予编次刊行。卷一——五分述阴阳脏腑、亢害承制、气运经络、望色切脉、辨证施治、二十六字符机、用药权衡、炮制心法、古经解、古方解、古今名方;卷六——十介绍以内科...

http://qihuangzhishu.com/193/463.htm

《慎斋遗书》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综合性医书。十卷。明·周之干著述。此书由周氏门人整理记录,复由勾吴逋人删释校订,重予编次刊行。卷一——五分述阴阳脏腑、亢害承制、气运经络、望色切脉、辨证施治、二十六字符机、用药权衡、炮制心法、古经解、古方解、古今名方;卷六——十介绍以内科...

http://qihuangzhishu.com/196/2353.htm

张璐_中医名医大全_【中医宝典】

...》行。康熙中。取《医归》残稿,从头检点,并易名《医通》(《张氏医通》)。另着有《诊宗三昧》一卷(1680),专明脉理;《本经逢原》四卷(1695),《干金方衍义》三十卷等。后世汇辑成《张氏医书七种》(又名《张氏医通》)。...

http://zhongyibaodian.com/mingyi/zhanglu/index.html

中医药书籍的出版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近代中医药出版业的发展1840~1874年,这时出版的中医药书籍,绝大部分是重或刊刻古医书;1875年~1911年编纂出版不少有价值的医学丛书。1912~1849年各地书局在近代刊刻好多医籍,其中以上海、四川、广东、京津比较突出。上海...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383.htm

刊行医籍,著书立说_【中医宝典】

...《神医普救方》、《开宝新详定本草》等大型医书,并成立了校正医书局,校订出版了《素问》、《甲乙经》等九部著名医籍。南宋在杭州建都后,使得医学书籍的整理刊行中心开始移到浙江一带。当时除了皇家官办的校正医书局外,还出现了大批的私家书坊,医学书籍...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9644.html

《惠直堂经验方》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医方著作。四卷。清·陶承熹、王承勋辑。刊于1759年。本书汇辑临床各科的有效成方与民间单方。卷一-二为通治、补虚、种子、伤寒等内科杂病、五官科病证验方;卷三为痈疽疔疮等外科验方;卷四为妇科、儿科验方,膏药成方以及若干成药并制法,急救、救荒...

http://qihuangzhishu.com/169/846.htm

《医门补要》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综合性医书。三卷。清·赵濂撰于1883年。上、中二卷为医法补要,论述内、外科等多种病证的证候、治法和方药。下卷为见症实录,记载治案196条,反映了作者各科的临床经验。赵氏在治法上敢于创新,对外科杂证的手术治疗、外治和民间效方都比较重视。书...

http://qihuangzhishu.com/195/2648.htm

《医门补要》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综合性医书。三卷。清·赵濂撰于1883年。上、中二卷为医法补要,论述内、外科等多种病证的证候、治法和方药。下卷为见症实录,记载治案196条,反映了作者各科的临床经验。赵氏在治法上敢于创新,对外科杂证的手术治疗、外治和民间效方都比较重视。书...

http://qihuangzhishu.com/196/1982.htm

共找到38,287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3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