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的死亡率曾高达80%,得了流脑很快死亡,不死的也要留下后遗症。自从发现磺胺及抗生素以来,已使流脑死亡率大大减低。当今流脑的病死率已下降到2%以下,因此可以说多数还是可能治好的,不要过于害伯。 但是,流脑发病急,进展快,必需早期诊断,...
...遍布世界各地。国外在16世纪就报道本病流行,瑞典从19世纪至今累积了时间最长的流脑流行病学资料。在非洲,东起苏丹,西至马里及几内亚7个国家约3500万人口中,自1880年起呈地方性有规律性的大暴发。该地区自1940年开始,世界卫生组织估计...
...,人们偏于“懒散”。原因是夏季气温升高,空气中湿度增加,体内汗液无法通畅地发散出来,即热蒸湿动,湿热弥漫空气中,人们就会感到胸闷、心悸,精神不振,全身乏力。所以,在此时要注意增强体质,避免季节性疾病和传染病的发生,如中暑、腮腺炎、水痘。 ...
...确诊。 2.慢性腹泻 (1)慢性细菌性痢疾:慢性细菌性痢疾(慢性菌痢)多由于急性菌痢治疗不当演变而成。细菌学分析,近10多年来国内志贺型菌痢逐渐减少,而弗氏型与宋氏型相对增多,弗氏型易于演变为慢性。 慢性菌痢的临床特点,根据临床表现可将其区分...
...事先明白 foresee 他不能预知事态如何发展 国语辞典 事先知道。 史記.卷一○五.扁鵲倉公傳:「使聖人預知微,能使良醫得蚤從事,則疾可已,身可活也。」 大宋宣和遺事.元集:「聞得華山陳希夷先生名摶,表德圖南的,精於數學,預知未來之事...
...自60年代开始,由于人们对暴发型的发病机制有了新的认识,发现暴发型流脑主要与全身急性微循环障碍有关。重度时,可见微小动脉及毛细血管前括约肌扩张,而微小静脉收缩,造成毛细血管床淤血。给予阿托品可解除微小动脉的收缩并使毛细血管后括约肌扩张,...
...流脑的流行有明显的季节性和周期性,冬春季发病率高,一般从每年1月份开始发病,三四月份是高峰期。据统计,每年的2到4月,“流脑”的发病率占全年的60%左右,其特点是起病急、病情重、变化多、传播快、流行广,来势凶猛,病死率高,危害性大。该病...
...的轻重差别较大,临床上一般可分为以下几型。 (1)轻型:患者发热不超过39℃,没有出血性皮疹(出血点)或仅有很少几个,有轻度头痛和脑膜刺激症状经过治疗,或甚至不经治疗,或被当成上感治疗而迅速痊愈。 (2)普通型:具备流脑的典型症状,患者...
...,随便注射青霉素,或给以所谓广谱抗生素,病情略见好转即行停药。这样容易妨碍以后的正确诊断,影响彻底治愈。流脑以外的化脓性脑膜炎一般无流行趋势,皮疹、疱疹等均甚少见,然而这些化脓性脑膜炎的预后较流脑差,必须早期明确诊断并选择最有效的维生素。...
...流脑有明显的季节性,冬春季较多,2~4月达到发病高峰。春季人们多有室内活动,人们之间接触频繁密切,有利于流脑的传播和扩散,同时春季气候干燥或忽冷忽热以及由于其他病原菌引起的上呼吸道感染使呼吸道局部抵抗力减弱,也是流脑容易感染的诱因;人对...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