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钱峻 朝代:清 年份:公元1644-1911年 原序 附刊丹方补遗序 自序 凡例 贸药辨真假 诸症歌诀 单方 经验丹方汇编 中风 预防中风 风气痛(附痿症、脱颏) 虚劳血证 肿胀 反胃噎膈 痰饮 咳嗽 梦遗白浊 伤寒瘟疫(附冒风寒方...
...资料来源] 明·《赤水玄珠》 金蝉脱壳酒 [药物组成] 醇酒2500ml 大虾蟆(去内脏)一个 土茯苓150g [功能主治] 杨梅疮,结毒筋骨疼痛。 [用法用量] 饮酒,以醉为度,无论冬夏,盖暖出汗为效,余存之酒,次日随量饮之,酒尽疮愈。 [...
...已为负隅之虎矣,而且盘踞多年,根深蒂固,何可动摇!倘剿捕不得其法,反致蹂躏疆场,损我民物。古人云∶多算胜,少算不胜。苟非攻坚破垒,捣巢覆穴,不足以绝其根株。因自制一方,名窜毒丸。以鲮鲤甲头尾、胸脊以及四足,各用鳞甲数片,取其穿山透穴,率领...
...通仙五宝散钟乳粉三分 琥珀 冰片各半分 大丹砂二分为末,入炒飞面分半,分二十股;每日用土茯苓一斤,水煎十二碗。清晨一碗入药一股,温羊、房事。此方古今第一。(王范泉传)初熏辰砂末一钱,棉纸分作七条,香油浸透,每日熏二条。熏时板登坐着。暑天用...
...枸杞子。杨梅疮杨梅风方土茯苓(四两) 川归(二钱) 金银花(二钱) 皂荚子 甘草(一钱) 木瓜(一钱)牛膝(二钱) 防风(一钱) 熟地(二钱) 羌活(一钱) 川芎(一钱)水煎三钟,三次服。又方,土茯苓(四两) 金银花(五钱) 皂角(五钱) ...
...陈实功曰∶白屑风多生于头、面、耳、项发中,初起微痒,久则渐生白屑,叠叠飞起,脱之又生。此皆起于热体当风,风热所化,治当消风散、玉肌散,次以当归膏润之。发中作痒有脂水者,宜杨梅疮门中翠云锭搽之。(《正宗》)澄曰∶白屑风用浓朴或桑叶煎汤洗之,...
...,如绿豆大,朱砂为衣。【功能主治】一切发背痈疽,无名肿毒,诸般恶毒疔疮,及破伤风,阴证伤寒,并杨梅疮毒,筋骨疼痛。【用法用量】令病人嚼葱2根,令烂吐出,裹药3丸在内吞下,热酒送之。【摘录】《古今医鉴》卷十五引戴近山方...
...大约于1505年,梅毒由印度传入我国广东岭南一带,当时称“广东疮”、“杨梅疮”,此后梅毒向内地传播。古人陈司成著《霉疮秘录》是我国第一部论述梅毒最完美的专著,明代李时珍著《本草纲目》详细记载了梅毒流行情况。梅毒最早是由葡萄牙人在16世纪时带入...
...《滇南本草》贴地金贴地金图片,生于阴处。形似车前草,生软苗一枝,枝上有黄绒细毛数撮。味甘。无毒。主治杨梅疮伤鼻,或鼻上先有细点现出,速服此药,可救鼻不伤也。又解一切疮毒,神效。──务本卷一上 目录 《滇南本草》贴地金 ▼ 相关中药 ▲ ...
...罐收听用。【功能主治】祛腐,定痛,生肌。治溃疡,杨梅疮,臁疮,下疳。【用法用量】凡用先将甘草、苦参各9克,水煎,洗净患处,再贴此膏。杨梅疮,加红粉6克,顽疮、乳岩,加银朱30克;臁疮,加水龙骨9克或龙骨12克。【摘录】《医宗金鉴》卷六十二...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