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修思想_文学家_【文学360】

...欧阳修前期的政治思想,反映了中小地主阶级的利益,对当时经济、政治和军事等方面的严重危机,有较清醒的认识。主张除积弊、行宽简、务农节用,与范仲淹等共谋革新。晚年随着社会地位的提高,思想渐趋保守,对王安石部分新法有所抵制和讥评;但比较实事求是...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6302.html

吴仪:关键时期思想绝不能麻痹_【中医宝典】

...特别是重点地区出现思想麻痹、工作松懈,继续狠抓薄弱环节,注意针对新情况加强防治措施。这些问题和工作,必须引起各级政府高度重视。愈是疫情趋缓愈要提高警惕,防止反复”。国务院副总理、全国防治非典型肺炎指挥部总指挥吴仪在讲话中强调,一定要坚定不移地...

http://zhongyibaodian.com/zs/23803.html

陆广莘的中西医结合思想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难以克服的问题,这是由西医本身的疾病观和方法论所决定的。对此,陆广莘提出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是“引入中医辨证施治、引导转化、注重人体内在联系、发挥人自身的免疫系统作用等医学思想和手段”。 在陆广莘看来,造成目前医疗困境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四点:一是...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7660.html

孟子的教育思想_儒家_【文学360】

...孟子的教育思想可以划分为深造自得、启发思维、循序渐进、专心有恒、因材施教五个部分;具体介绍如下: 一、深造自得 孟子“尽心、知性、知天”思想出发,认为知识的学习,并非从外而来,必须经过自己主动自觉地努力钻研,才能彻底领悟。既然万事万物的...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112.html

中医免疫思想的由来_【中医宝典】

...在我国医学史上,很早就有“免疫”的思想,也就是“以毒攻毒”的治病方法。我国最古的医学著作、《皇帝内经》中提到,治病要用“毒药”,药没有“毒”性就治不了病。然而,有趣的是,最早把这种免疫思想付诸实践,并最早从事免疫学研究的先驱,竟是醉心于...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2938.html

邓铁涛自述万里云天万里路_中医文化中医典故_【中医宝典】

...之论,张景岳曾给以严厉的批评。但李氏治阴火之法,是值得重视的,而且其源实出于仲景,只是说理上有些失当之处罢了。至于有人说他的"甘温除法"是骗人的,这只因批评者自己缺乏经验罢了。一家学说,往往是其毕生学术经验的总结,我们宜把重点放在吸取其所长...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141.html

唐代_思想_诗_诗词曲_辞赋_文言文_【古诗文大全】

...两口儿留下这一半儿。孩儿。你道我为甚么来?则怕您两口儿一年半载不回来呵,思想俺时,见这半个衫儿,便是见俺两口儿一般。俺两口儿有些头痛额思想你时,见这半个衫儿,便是见您两口儿一般。孩儿,你将你的手来。(张孝友云)兀的不是手。(做咬科)(张孝友...

http://wenxue360.com/gushiwen/tangdai-sixiang-shi2.html

孙武的军事思想_兵家_【文学360】

...浑然一体,所以古人说:“其义各主于题篇之名,未尝泛滥而为言也。”《孙子兵法》短短的13篇5000字,体现了孙武完整的军事思想体系。他强调战争的胜负不取决于鬼神,而是与政治清明、经济以展、外交努力、军事实力、自然条件诸因素有联系,预测战争胜负主要...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576.html

《脾胃论》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内科著作。三卷。金·李杲撰。约刊于13世纪。本书是作者创导脾胃论学说的代表作。李氏根据《内经》:“人以水谷为本”的观点,强调补益脾胃的重要性。全书围绕这一中心议题结合内科杂病的辨证论治予以阐析。书中对于饮食劳倦等引起的脾胃病,提出甘温除大...

http://qihuangzhishu.com/192/1105.htm

《脾胃论》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内科著作。三卷。金·李杲撰。约刊于13世纪。本书是作者创导脾胃论学说的代表作。李氏根据《内经》:“人以水谷为本”的观点,强调补益脾胃的重要性。全书围绕这一中心议题结合内科杂病的辨证论治予以阐析。书中对于饮食劳倦等引起的脾胃病,提出甘温除大...

http://qihuangzhishu.com/196/2560.htm

共找到115,873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3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