抄白_文献通考

...所著文献通考用志良勤,有益後学,令本路总管段通议提调,选能书儒人誊写刊印,别不见发元解校勘过本文籍。为此,总府除已关请总管段通议依奉省府�付所行提调外,合下仰照验,速为差委有俸人员,礼请马端临亲赍所著文献通考本文籍,赴路誊写校勘...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3899.html

新中国六十年中医图书总目有感_【中医宝典】

...以来,载有中医药书籍目录著作甚多。作为独自成篇中医文献目录,一般认为最早是南宋绍兴年间秘书省续编四库阙书目中的医经目录,惜已佚亡。自宋代活版印刷术发明和校正医书局建立,医著出版宏富,传播广远,为适应检阅、考究需要,中医文献...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3466.html

最早植骨记载_医药之最_【中医宝典】

...在祖国医学医籍中也有关于植骨记载。晚清医家江考卿(19世纪)精于医治跌打报伤,曾著有伤科方书一书,书中记载有用于手术和麻醉药方,如“八厘宝麻药”、“扬花散”等,若因粉碎性骨折有骨缺损者,还可用其它部位骨填充接续,而西医在1887年才...

http://zhongyibaodian.com/yiyaozhizui/a11260.html

民族医学发展_中国医学通史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民族医学史研究一、自由发展阶段1980年以前民族医史研究,可以说是一块荒芜园地,没有人提及,也未见到专文论述。少数几篇关于少数民族医学文章,大多是介绍性质,谈不上研究。如“西藏医学”,其中有一段文字谈到藏医发展,但把四部医典...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guoyixuetongshi/1029-19-23.html

高武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明代针灸学家。字梅孤。四明(今浙江宁波)人。博学多才,通晓天文、乐律、兵法。嘉靖(1522-1566)年间考中武举。晚年专门研究医学,尤精针灸。据内经难经摘编成针灸节要(又作针灸素难要旨针灸要旨)三卷(1519年)...

http://qihuangzhishu.com/168/1275.htm

辽夏金元医学著作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1870年常郡双白燕堂陆氏刊本、1880年扫叶山房刊本、四部备要本、四部丛刊本、1924年上海广雅书局石印本、1955年商务印书馆铅印本、1956年人民卫生出版社铅印本等。注解伤寒论伤寒论最早全注本。共分10卷,22篇,篇次及...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232.htm

傅丰永我国天然药物化学研究最早开拓者之一_【中医宝典】

...医学百科全书药物学和钩藤饮研究方法和途经,取得了研究经验。 参加创建我国卫生系统第一个植物化学研究室 傅丰永参加创建了我国卫生系统第一个植物化学研究室,即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植化室,他和姜达衢教授是植化室老主任。多年来他积极引导...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0584.html

中国医学通史简编编撰_中医文化中医发展_【中医宝典】

...中国医学通史简编经过医史学家们长期学术酝酿、研讨,筹划,最终在卫生部和老一辈医药卫生工作者关怀下,动员组织了全国医史界(包括台湾和香港在内)专家学者,于1987年正式开始编写工作,中国医学通史简编各分卷历时八个春秋,经多次...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189.html

难经脉法成就和特点_中医切诊_【中医宝典】

...难经脉法最大成就和特点无疑是它提出又被后来一直采用,独取寸口脉法。尽管某些内容还不够完备完善,但当时基本上达到了能够临床使用水平了。 在其后不久,上叔和著脉经予以补充完善难经应当是成书于汉代,具体可以说是在东汉。王叔和...

http://zhongyibaodian.com/qiezhen/a11484.html

文献学研究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问合阴阳杂禁方天下至道谈等十余种。其中五十二病方在这一阶段得到充分研究和阐发,该书在七十年代末也由文物出版社出版。1976年中,由卫生部组织“西藏医学文献调查小组”进藏,对由于文革冲击而被束之高阁大量藏医...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462.htm

共找到1,085,694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3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