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氏锦囊秘录》治翻花痔方用荆芥、防风、朴硝煎汤洗之,次用木鳖子、郁金研末,入龙脑些少,水调敷,或用熊胆和匀贴之尤妙。 目录 《冯氏锦囊秘录》治翻花痔方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冯氏锦囊秘录》治翻花痔方 用荆芥、防风、朴硝煎汤洗之,次...
...《普济本事方》熏虫痔方皮(方三指大切) 熏黄(枣大末) 熟艾(鸡子大)上三味。穿地作孔调和取。便熏之口中。熏黄烟气出为佳。火气消尽即停。停三日将息。更熏之。凡三度永瘥。勿犯风冷。羹 将补。忌猪鸡等。 目录 《普济本事方》熏虫痔方 ▼ 相关...
...是直肠末端粘膜下和肛管皮下的静脉丛发生扩大、曲张所形成柔软的静脉团。本来就是身体的一部分,因循环回流不好,血液滞留而成,故没有所谓的「根除」,只是让它恢复原来的大小。 痔疮对成年人极为常见。由于痔的发生部位不同,可分内痔、外痔和混合痔。...
...论曰,脉痔者,脏腑蕴积风热不得宣通也,风热之气,乘虚流注下部,故肛边生疮,痒痛血出也,盖实为痛,虚为痒。今实热乘虚下攻肛肠,故痒且痛,又脉者血之腑,得热则妄行,故血乃出也。治脉痔生疮,下血痒痛。槐荚煎丸方 槐荚(一斤净洗并子烂研入水半升同...
...痔是直肠末端粘膜下和肛管皮下的静脉丛发生扩大、纡曲而形成的柔软静脉团。痔是一种常见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中年以后发病者多,男性多于女性,发病率可达60%~70%以上,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根据痔的发生部位不同,临床上把痔分为内痔、外痔、...
...目录 《蒲孝生方》槐花消痔汤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蒲孝生方》:槐花消痔汤【处方】槐花15克,槐角15克,生地12克,黄连10克,银花12克,黄柏10克,滑石15克,当归12克,升麻6克,柴胡6克,枳壳6克,黄芩10克,甘草3克。【...
...久冷五痔便血,灸脊中百壮。五痔通,攒竹主之。五痔痛,不得大小便,会阴主之。五痔便血失屎,灸回气百壮,穴在脊穷骨上。五痔骨蚀,商丘主之。痔 痛,飞阳承筋及委中承扶主之。诸痔疽灸回气三七壮,黄帝针经云∶穴在尾脆骨上一寸半,又连岗穴主之,在回...
...论曰痔有五名,一曰牡痔,二曰牝痔,三曰脉痔,四曰肠痔,五曰血痔。证虽小异,大率皆饮食饱甚,情欲过度之所致也,饮食饱则肠胃伤,情欲过则气血耗,毒瓦斯乘虚,流入下部,所以 积而为痔也。治五痔肿痛,下血不止,或荣卫滞涩,身体疼痛,大便风秘不通。...
...病名。肛门痔之一种。①《五十二病方》。有“脉者”,释为脉痔。《诸病源候论》卷三十四:“肛边生疮,痒而复痛出血者,脉痔也。”相当于肛裂。②又《外台秘要》卷二十六引《集验方》,《医心方》卷七引《龙门方》云:“五痔中均有脉痔。”泛指出血性痔。...
...论曰血痔者,肺热流毒也,肺与大肠为表里,今肺脏蕴热,毒瓦斯流渗,入于大肠,血性得热则流散,故因便而肛肠重痛,清血随出也。治血痔。 皮散方皮(烧灰存性) 黄 (锉) 熟干地黄(焙) 续断 柏叶 地榆( ) 白芷 黄连(去上八味,捣罗为散,每...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