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是真正的“和”,才是值得提倡的行为。这种富有辩证法思想的论述在中国哲学史上成为一大亮点。 《晏子春秋》经过刘向的整理,共有内、外八篇,二百一十五章。注释书籍有清末苏舆的《晏子春秋校注》、张纯一《晏子春秋校注》,近代有吴则虞《晏子春秋集释》...
...《有献书谮晏子退耕而国不治复召晏子》 1、有献书谮晏子退耕而国不治复召晏子:晏子相景公,其论人也,见贤而进之,不同君所欲;见不善则废之,不辟君所爱;行己而无私,直言而无讳。 2、有献书谮晏子退耕而国不治复召晏子:有纳书者曰:“废置不周于君...
...《晏子使鲁鲁君问何事回曲之君晏子对以庇族》 1、晏子使鲁鲁君问何事回曲之君晏子对以庇族:晏子使鲁,见昭公,昭公说曰:“天下以子大夫语寡人者众矣,今得见而羡乎所闻,请私而无为罪。寡人闻大国之君,盖回曲之君也,曷为以子大夫之行,事回曲之君乎?...
...《景公问古之盛君其行如何晏子对以问道者更正》 1、景公问古之盛君其行如何晏子对以问道者更正:景公问晏子曰:“古之盛君,其行何如?” 2、景公问古之盛君其行如何晏子对以问道者更正:晏子对曰:“薄于身而厚于民,约于身而广于世:其处上也,足以...
...內篇諫下第二 景公藉重而獄多欲託晏子晏子諫第一景公藉重而獄多〔一〕,拘者滿圄〔二〕,怨者滿朝〔三〕。晏子諫,公不聽。公謂晏子曰:「夫獄,國之重官也,願託之夫子。」晏子對曰:「君將使嬰敕其功乎〔四〕?則嬰有壹妄能書,足以治之矣〔五〕。君將使...
...《景公问为政何患晏子对以善恶不分》 1、景公问为政何患晏子对以善恶不分:景公问于晏子曰:“为政何患?” 2、景公问为政何患晏子对以善恶不分:晏子对曰:“患善恶之不分。” 3、景公问为政何患晏子对以善恶不分:公曰:“何以察之?” 4、景公问...
...纲纪的真谛。一说,三士以勇力出名,无所谓文,“文”当作“又”。这两句诗,似本《庄子·说剑篇》:“此剑上决浮云,下绝地纪。”《庄子》两句都是说剑,这两句都是说勇。“地纪”就是“地基”。 ⑧一朝:一旦。 ⑨晏子:齐国大夫晏婴,历事灵公、庄公、景公...
...桃子树。二桃杀三士。谱之于诗。节奏甚美。今曰此于白话无当也。必曰两个桃子杀了三个读书人。是亦不可以已乎。” 〔3〕《晏子春秋》 撰人不详。内容是记载春秋时齐国大夫晏婴(平仲)的言行。这里所引的一段,见该书卷二《谏》下。 〔4〕《梁父吟》 亦作...
...《晏子使吴吴王问可处可去晏子对以视国治乱》 1、晏子使吴吴王问可处可去晏子对以视国治乱:晏子聘于吴,吴王曰:“子大夫以君命辱在敝邑之地,施贶寡人,寡人受贶矣,愿有私问焉。” 2、晏子使吴吴王问可处可去晏子对以视国治乱:晏子巡遁而对曰:“婴...
...“知与之为取,政之宝也。” 6、管晏列传:管仲富拟于公室,有三归、反坫,齐人不以为侈。管仲卒,齐国遵其政,常强于诸侯。后百馀年而有晏子焉。 7、管晏列传:晏平仲婴者,莱之夷维人也。事齐灵公、庄公、景公,以节俭力行重于齐。既相齐,食不重肉,妾...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