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并赵北向迎燕》原文-出自《战国策》之《燕策》 27、《燕王喜使栗腹以百金为赵孝成王寿》原文-出自《战国策》之《燕策》 28、《张丑为质于燕》原文-出自《战国策》之《燕策》 29、《齐韩魏共攻燕》原文-出自《战国策》之《燕策》 30、《齐魏...
...以书名之。 书体的由来,多数人承认是司马迁独创,同时又以为,虽曰独创,必有所本。于是有人以为仿自《礼经》(如刘知几《史通·书志篇》),有人以为原于《尔雅》(如郑樵《通志序》),或以为昉自《吕览》、《淮南子》诸子书(如章学诚《文史通义·亳州志...
...外篇第八〔一〕 仲尼見景公景公欲封之晏子以為不可第一〔二〕仲尼之齊,見景公,景公說之,欲封之以爾稽〔三〕,以告晏子。晏子對曰:「不可〔四〕。彼浩裾自順〔五〕,不可以教下〔六〕;好樂緩于民〔七〕,不可使親治;立命而建事〔八〕,不可守職;〔九...
...篇第盖旧本也,後人始以作者先後次第之耳。或曰天圣中陈说之所为也。 △《补注楚辞》十七卷,《考异》一卷 右未详撰人。凡王逸《章句》有未尽者补之。自序云:“以欧阳永叔、苏子瞻、晁文元、宋景文家本参校之,遂为定本。又得姚廷辉本作《考异》。”且言《...
...云:「「掌」字義不可通,當是「稟」字之訛。稟,古廩字也。廩與窌皆所以藏穀。《晏子春秋。問篇》:「命吏計公稟之粟。」《荀子。議兵篇》:「則必發夫稟窌之粟以食之。」今本「稟」字並訛為「掌」。」張佩綸云:「案王說非也。《周禮。序官。鄭注》:「掌,...
...》一篇,将卷二十《张廷秀逃生救父》分为上下两篇,编入卷二十及卷二十一,而将原卷二十一《张淑儿巧智脱杨生》补为第二十三卷,以足四十卷之数,所以鲁迅说“四十卷,共三十九事”。 (32)墨憨斋冯梦龙的书斋名。《平妖》,即《平妖传》。原为罗贯中作,...
...張佩綸云:「按《巨乘馬篇》首云:「請問乘馬。」此篇名「問乘馬」,與彼重複,未詳所以名篇之旨。淺人偽立此名以足篇數,而後目之為亡篇,可謂工於作偽。」龐樹典云:「《巨乘馬》首曰:「桓公問管子曰:請問乘馬。」是《巨乘馬》之前半為《問乘馬篇》無疑...
...1、《东山经》原文-出自《山海经》 2、《西山经》原文-出自《山海经》 3、《南山经》原文-出自《山海经》 4、《南山经》译文 5、《北山经》原文-出自《山海经》 6、《中山经》原文-出自《山海经》 ...
...卷十四 63、《备城门》原文-出自《墨子》卷十四 十五:《墨子》之卷十五 64、《杂守》原文-出自《墨子》卷十五 65、《号令》原文-出自《墨子》卷十五 66、《旗帜》原文-出自《墨子》卷十五 67、《迎敌祠》原文-出自《墨子》卷十五 ...
...《楚王欲辱晏子指盗者为齐人晏子对以橘》 1、楚王欲辱晏子指盗者为齐人晏子对以橘:晏子将至楚,楚闻之,谓左右曰:“晏婴,齐之习辞者也,今方来,吾欲辱之,何以也?” 2、楚王欲辱晏子指盗者为齐人晏子对以橘:左右对曰:“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