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气管哮喘_《家庭医学百科-医疗康复篇》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一种过敏性疾病,近年发病率有增加趋势。据调查表明,我国哮喘的患病率成人为2%,儿童为5%左右。约半数以上在12岁前起病,50%的病人可在发育期前后缓解或中止,20%的病人有家族史。传统的观点认为病人接触或吸入各种...

http://zhongyibaodian.com/jiatingyixuebaike_yiliaokangfu/1047-8-4.html

支气管哮喘宜食食品_【中医宝典】

...宜食物品 支气管哮喘者,宜分别选择食用以下物品。 豆腐  《医林纂要》云:“豆腐清肺热,止咳,消痰。”故适宜肺热型哮喘者食用(寒哮者不宜)。凡属痰火热哮,包括急性支气管哮喘发作,可用豆腐500克,饴糖60克,生萝卜汁50~100毫升,馄和...

http://zhongyibaodian.com/zs/57962.html

支气管哮喘有哪几种临床类型_【中医宝典】

...支气管哮喘根据病情轻重、发作程度及病因不同分成各种类型。 1.根据诱发哮喘的病因,临床上将哮喘分为过敏性哮喘(或称外源性哮喘)、感染性哮喘(或称内源性哮喘)、运动性哮喘、药物性哮喘和混合性哮喘。 2.根据病情轻重程度,分为轻度哮喘、中度...

http://zhongyibaodian.com/zs/57987.html

支气管哮喘常用方_【中医宝典】

...疾 病 描 述支气管哮喘俗称“吼病”,祖国医学称“哮证”,主要由于中小型支气管平滑肌痉挛、粘膜充血、水肿、管腔内粘稠分泌物增多,使管腔狭窄,空气进出不畅,而表现为阵发性带有哮鸣疸的呼吸困难。本病好发于冬秋季节,并常反复发作,不少病人自幼年...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2358.html

支气管中心性肉芽肿病原因_由什么原因引起支气管中心性肉芽肿病_查疾病_【疾病大全】

...(一)发病原因 BG的病因在伴有哮喘的患者中可能寄生在支气管的某些曲霉菌产生免疫反应有关,无哮喘患者可能吸入未知抗原引起的高敏反应有关。 (二)发病机制 病理表现的突出特征为富含嗜酸性粒细胞的非干酪性肉芽肿。早期细支气管黏膜被组织细胞...

http://jb39.com/jibing-bingyin/ZhiQiGuanZhongXinXingRouYaZhongBing260287.htm

幼儿哮喘诊断标准_儿科呼吸系统疾病_【中医宝典】

...[1]婴幼儿凡年龄<3岁,哮喘反复发作者,可按记分法进行诊断。记分方法为:喘息反复发作≥3次,3分;肺部出现哮鸣音,2分;喘息症状突然发作,1分;有其他特异史,1分;一二级亲属中有哮喘病史,1分。评分标准为:总分≥5分者诊断婴幼儿哮喘;...

http://zhongyibaodian.com/erke-2/b2093.html

健康:支气管哮喘的饮食调养_【中医宝典】

...(1)忌酒、忌过咸食物。酒和过咸食物的刺激,可以加强支气管的反应,加重咳嗽、气喘、心悸等症状,诱发哮喘。 (2)多吃高蛋白食物如瘦肉、肝、蛋、家禽、大豆及豆制品等,增加热量,提高抗病力。消化功能不好的人要少吃多餐。 (3)多吃含有维生素A...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5398.html

如何预防支气管哮喘_【中医宝典】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最容易反复发作的慢性病,因此,在发作得到控制后的间歇期宜采取积极措施,以达到减轻和减少再发作的机会,可采用下列几种措施来预防发作: (1)避免接触过敏原,找出诱发因素:要详细了解患儿每次发病的诱发因素及发病情况,注意预防...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7943.html

诊断哮喘应作哪些检查_【中医宝典】

...支气管哮喘是气道慢性炎症。表现为反复发作喘息,咳嗽等症状。这些症状呼吸道感染,心脏疾患,异物吸入等症状有相似之处,因此首先应通过胸部X线检查、心电图、甚至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加以鉴别。此外以下的检查对于诊断哮喘十分需要: 1、皮肤过敏原检测...

http://zhongyibaodian.com/zs/26325.html

支气管哮喘的针灸治疗_针灸临床_【中医宝典】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常见的、发作性的,以阵发性呼气困难为特点的肺部变态反应性疾病。 概述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常见的、发作性的,以阵发性呼气困难为特点的肺部变态反应性疾病。常发于冬、春季,气管、支气管对各种刺激物的易感性增高,引起支气管平滑肌痉挛...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jiu-2/a15379.html

共找到281,118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3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