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阴太阳穴_《推拿抉微》_中医针灸书籍_【岐黄之术】

...夏英白曰∶于开天门后,从眉心分至两眉外稍太阴太阳二九数,太阴在右眉外稍,太阳穴在左眉外稍。...

http://qihuangzhishu.com/684/50.htm

列缺_上肢内侧穴位_【人体穴位图】人体穴位大全

...穴处,逐渐用力,作深压捻动。 (2):用拇指指端甲缘按列缺穴处,作下上提的连续刺激。 (3)揉:用拇指指端揉动列缺。 (4):拇指指端按在列缺穴处,作有节律而缓慢均匀地推动。 养生作用 (1)治疗头面部疾病:在列缺穴处按摩,...

http://zhongyibook.com/rentixuewei/217.html

杂病_《医学入门》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方可出针;如汗不止,针阴市,补合谷。吐针内关、入针三分,先补六次,泻三次,行子午捣臼三次,多提气上行,又战一次,病患多呼几次,即吐;如吐不止,补九阳数,调匀呼吸三十六度,吐止徐徐出针,急扪其;如吐不止,补足三里。下针三阴交,入针三分...

http://zhongyibaodian.com/yixuerumen/346-7-3.html

小儿惊厥_《手手纹诊治》_中医诊治书籍_【岐黄之术】

...。临证应用每获良效。但上述穴位点刺放血,适宜于热证、实证、闭证,不宜于寒证,虚证,脱证。(三)推拿疗法选与操作:心经:心经位于中指螺纹面。自指尖向上直,约100次。清肺经:肺经位于无名指螺纹面,向指尖方向直,约200次.约3~5次...

http://qihuangzhishu.com/136/200.htm

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着力按摇三十六次。令小儿大哭出汗,即当时无汗,随后亦自有汗。或蘸葱姜汤肺俞、一窝风、内劳宫、二人上马等处,皆取汗也。总之面部通脏腑,无论何证,以取汗诸法为最。但蘸汤摩后,须用手掌指之,令头面皆干,恐水湿反招风也。即有病自汗者亦用以取...

http://qihuangzhishu.com/169/154.htm

揉五指节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小儿推拿方法名。《推拿指南》:“揉五指节,此法治风痰咳嗽,口眼歪斜,……用右大指甲之,复以右大指面揉之,男左女右。”...

http://qihuangzhishu.com/192/1725.htm

指针疗法_《手手纹诊治》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中二指,或用拇指和其它各指,上下左右对称地相向用力。借用指压的力量或者在选定的穴位上,用拇指甲稍为地点动。如捏合谷、劳宫等。捏常与合并应用,称为。一般适用于急症,实证。见图4—9。四、切是用指甲切按穴位或选定的部位,属于...

http://zhongyibaodian.com/shouxueshouwenzhenzhi/136-6-7.html

中暑外治三_【中医宝典】

...患者神志即可转清,继而热 退汗出,诸症消失。 穴位按摩疗法 轻症中暑,可取足三里、大椎、曲池、合谷、内关五,以单手拇指或双手指顺该经络走向,由轻至重在该穴位上压,缓慢疏和点按穴位,反复进行3--5分钟,以局部产生酸、麻、痛、胀感为度。...

http://zhongyibaodian.com/zs/58667.html

推拿治疗肠痉挛_针灸推拿偏方_【中医宝典】民间中药偏方

...治疗: 1.虚寒型 手法:,摩按,揉。 取穴及部位:腕阴阳、三关、六腑、腹阴阳、脐部及其周围的腹部、脾土穴、足三里。 操作方法及要求: ①分腕阴阳,一百下至三百下。 ②三关三关的次数应为退六腑次数的3倍...

http://zhongyaofangji.com/pianfang/7547.html

小儿推拿常用手法_小儿推拿_【中医宝典】

...”等。 功效:清热解表,止泻通便,除烦安神。 主治:外感发热、腹泻、便秘、惊惕烦躁等症。 2.分 用双手拇指罗纹面以穴位为中心向两侧作分向的推动,称为分,又称为“分法” 本法运用时,两手用力要均匀、柔和协调。一般分20~30次。...

http://zhongyibaodian.com/tuina/a13617.html

共找到118,932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3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